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其他新闻
青海“花儿”:借力品牌求发展    “千万年的黄河水不干,万万年不塌的青天,千刀万剐我情愿,不唱我花儿是万难。”    入夏以来,青海省相继举办了第八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互助丹麻土族花儿会等活动,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北地区的原生态民歌“花儿”在高原上的村落里时时唱响,各地歌手纷纷参加,许多观众为之痴迷。    然而,植根于原生态农牧生活,以表达爱情为主题的“花儿”在强调通俗、流行的现代生活中怎样得到传承和发展?如何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竣工    为了保护、挽救、发展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国内规模最大、最具专业性的木版年画博物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精心施工建设,昨天宣告竣工。目前布展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在建筑规格、展品数量、馆藏丰厚上位居中国年画博物馆之首。  天津杨柳青年画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2010年,75岁的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布老虎制作艺人马秀梅在大集上摆摊卖布老虎。移风店镇是即墨布老虎的“家乡”,现在只剩两位年过70的老人会制作布老虎。山西黎城县黎侯虎  布老虎是我国部分地区民众的儿时玩偶,是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如山西的黎侯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许多在市场大潮中遭遇重重困境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布老虎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日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成田野调查小组前往山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消息和议论,最多的议论其实也是最传统的争论:申遗之后,保护和开发究竟如何平衡?  这并非老生常谈,无数的例子都在证明,申遗成功之后,艰巨的任务才真正开始,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我们不仅要鼓励申报世界遗产,更应该关注遗产在一个区域之中的命运。”  申遗之后才开始  成功申请世界遗产,这远远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非遗,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如东县的跳马伕、苏州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24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遗”。和前两批国家级“非遗”相比,入选项目总数大幅下降,对此,专家表示,随着全国非遗普查的结束,重大项目早已在前两批审查通过,非遗获批数量减少是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从前几年的重申报阶段过渡到重保护阶段。  非遗特色:  传统表演多、传统技艺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本是《牡丹亭》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却常常被用来形容昆曲艺术在前一二十年的生存状况。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许多人眼中,这标志着昆曲的春天到来了。  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顶着“非遗”光环的昆曲在这10年间有哪些变化,昆曲艺术真的走出了危机吗?  近日,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昆剧之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莫让“师徒同台”成为无奈回忆  “太阳出西落在了东,满天的月亮一颗星。种棵玉米长土豆,胡萝卜发芽长大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忠贤和徒弟杨珀表演的一段山东琴书《正反话》,把在场的观众都逗乐了。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一项主题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从6月10日到15日,每天为观众呈现多台非遗项目演出。  师徒同台演出,是对非遗传承的鼓励和肯定,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传承人苦恼...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隆重开幕  赵少华副部长、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澳门中联办副主任李本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剪彩赵少华副部长、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与澳门中联办副主任李本钧等领导参观“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2011年6月11日,“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在澳门综艺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副主任李本钧、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闭幕 6月11日,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等领导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观看国家级非遗项目银花丝的制作工艺现场演示。李晨钟 摄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经过15天的活动,于6月11日晚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世纪舞广场闭幕。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