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木卡姆艺术走进高校课堂  10月29日下午,遒劲、婉转的新疆木卡姆音乐在中国音乐学院响起,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维吾尔族音乐家与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联袂,为“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教学周”做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  为弘扬、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中国音乐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协商,从10月11日起共同举办“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传习班”,新疆艺术学院派出了6位专家前来执教。经过两周的学习,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已能熟练地用弹拨尔、艾捷克等维吾尔族乐器演...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东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在吉林成立   东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26日在北华大学成立,它将有力推动东北地区的非物质遗产特别是满族语言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传承工作。     北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是由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聘请了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刘厚生为客座教授和顾问,聘请了著名东北民俗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和著名满学专家富育光、张璇如等人担任顾问。     位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新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自治区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一致通过。丰富多样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将以立法的形式进行保护,结束了该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 《条例》明确了对非物质遗产的普查、调查、发掘、整理以及保存的主体和职责,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昆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以来,昆曲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总结两年来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经验,布署今年工作,10月17日,文化部在昆曲发祥地苏州召开了全国昆曲工作会议。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艺术司于平司长、蔺永钧副司长等领导出志出席。与会的还有昆曲六团一所及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校、中国昆曲博物馆的负责人。    陈晓光同志在会上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自2005年开始实施,昆曲...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悠扬的蒙古族长调还能传唱多久? 蒙古族歌手乌云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西部歌王赛歌会上演唱蒙古族长调《驯服的小青马》  长调,这门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艺术,自2005年申遗成功后,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以及长调还能传唱多久的话题,就一直是专家们关注的热点。     逐渐消失的传承土壤     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知名歌唱家拉苏荣说,奔腾的骏马、流动的蒙古包、广袤的草原、山川、河流,是古老的长调艺术生存的土壤,它滋长于草原牧民的生活中,相当一部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河北高校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燕赵大地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第一批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项目就达39项,居全国第四位。近些年,河北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党委提出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见成效  50多种基本步伐,300多个单一舞蹈语汇,享有汉族民间歌舞典范之誉的中国花鼓灯艺术,近日在京举行高端学术研讨。来自国内各地的50余位知名花鼓灯学者、流派代表、传人等,就花鼓灯艺术保护与发展、院校的教学与传承等进行探讨。  中国花鼓灯分布于沿淮流域,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夏代,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近年来,跻身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行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后,花鼓灯保护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
查看更多
论坛
“我遇盲艺人或盲艺人遇我 都是缘”――田青专访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冯骥才说:“把民族音乐的抢救与弘扬紧紧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张旗鼓地把原生态的音乐歌舞搬到舞台上和荧屏中的人是田青。”  余秋雨说:“如果说,置身于佛教音乐中的田青是一位安静的居士,那么,站在原生态文化这一边的田青则是一位激昂的斗士。”  田青说:“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海峡两岸共同保护传承闽南民间艺术――2007年厦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综述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    梁宏彦  闽南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在不同的时空里,闽台两地的民间艺术呈现出相同与差异的面貌,双方期待了解彼此的异同,虽然之前有过展示与交流,但比较集中地展示闽台两地共同的民间艺术还从来没有过;闽台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记录、保存、传承民间传统艺术,已成为海峡两岸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课题。为了对两岸共同拥有的闽台民间艺术进行一次全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香港大学在京举办昆曲与《牡丹亭》国际研讨会  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备处”与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暨苏州昆剧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协办的“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研讨会首日开幕仪式,特别邀请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佐洱先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先生、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等文化界人士担任主礼嘉宾,并由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备处”名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