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搜索
其他新闻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从普通老百姓说着绕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名词,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各地一项普遍进行的工作;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到省、市、县各级名录的逐步建立;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全面开展,到社会各界、普通百姓踊跃参与广泛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成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6月8日上午,人事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为对我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117个先进单位和340个先进个人分别授予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向获奖代表授奖颁发证书和奖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人事部副部长何宪,国土资源部副部长?O小苏,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赵维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新华社北京6月9日专电(记者 周玮)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9日表示,经过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最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涉及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134个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主要依靠传承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形成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为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我国实施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全社会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调动传承主体的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6月9日上午,由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各相关部门领导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我国各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政府和文化、文物、建设规划等主管部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转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创新文化培育”,与会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温家宝、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李斌)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今天分别来到中华世纪坛,观看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    由文化部主办、6月8日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分为年画、剪纸、皮影、木偶、染织5个专题,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余件作品。展览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寻找我们心中的太阳神鸟    6月9日,是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如果要说说今天的中国,我们又怎能绕得开“文化遗产”这项“与时间赛跑”的浩大工程?     这是紧锣密鼓的一年,一个又一个文化传承形态变成纸面上翔实的文字,一支又一支朴拙的乡歌野调成为民间传承的重要环节,一段又一段遥远模糊的故乡场景变得日渐清晰,一座又一座文化名城延续着古老的中国记忆。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中国为维护传统的文化生态所作的努力令全世界瞩目。     中华文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中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薪火相传文化魂――献给第二个文化遗产日  传承文化遗产,延续精神血脉。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向我们走来。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神秘威严、曼妙生动、美轮美奂,凝聚在这些宝贵遗产中的前人智慧,让后人赞叹、感动。      作为中华儿女,在赞叹与感动之余,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将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之火传递给后代。  为着这样的使命,为了唤起更多民众的自觉,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  一年来,政府出台政策、投入经费,专家学者普查调研、奔走呼...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文社图发〔200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办社图函[2007]111号...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吉林省确定首批7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新华社长春6月9日电(记者李凤双)吉林省日前确定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二人转、延边朝鲜族冷面、松花江河灯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被列入其中。  此次确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共分9大类75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在75个项目中,有5项在去年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满族说部、朝鲜族象帽舞、蒙古族乌力格尔、吉林二人转、朝鲜族秋千和跳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