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厅等部门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藏政办...
2019.02.18
地方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厅等部门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 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文化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文化厅 工业和信息化厅 财政厅 为认真贯...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端鼓腔”后继乏人
传承
人盼培养专业人才
2019.02.18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表演。(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供图)正月新春,在山东东平,错峰出游与观赏演出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成当地节庆演出“主角”,但其仍面临知名度小、
传承
人少、年轻人对其接受度不高等发展难题。“张口别骂年尊老,抬手别打少年人。骂了年老折阳寿,打了少年结冤仇……”16日,在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端鼓腔
传承
人丁立新打起圆形羊皮鼓,放声高唱,柄部铁环叮当作响。端鼓腔
传承
人丁立新及其团队。(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西北“空中杂技”
传承
百年 见证悠久人口迁徙史
2019.02.18
专题报道
17日,农历正月十三,日头渐高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村庙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按传统,打着各式脸谱的孩童们,当日起将在此上演“空中杂技”高台。2018年2月,西北民间“空中杂技”闹新春。(摄影:张添福)所谓高台,其下有台板支撑,台板上是特制的两三米高的细长木杆或铁杆,将装扮传统戏剧人物的孩童,绑在以刺绣、剪纸等伪饰的高台上,形成高、悬、妙、奇特点,来讲述传统戏剧故事。打着红桃式脸谱,头戴插翎子的头盔,扮演《大闹天空》中孙悟空的...
查看更多
元宵节极简史
2019.02.19
论坛
“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现今的元宵节南北各地人们大多仍挂灯笼、吃汤圆(元宵),看元宵晚会,元宵同样是年节结束的庆祝日,但其节俗的浓烈程度已有所衰减。元宵的起源与发展在四时八节中,元宵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她虽然没有依傍具体的节气点(其他节日大都与二十四节气有较密切关系),但在节日体系中的地位突出,这除了她与春节的关系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此在说元宵节俗之时,我们不妨来深究一下元宵的来历...
查看更多
大江南北张灯结彩迎元宵
2019.02.19
专题报道
2月17日,安徽合肥戏曲演出闹元宵。 杨治国 摄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现场 朱 萌 摄 在湖北,小朋友们手舞金龙闹元宵。曾 蓉 摄在郑州图书馆,五颜六色的谜语挂满大厅,吸引众多读者前来猜谜。张莹莹 摄人头攒动的上海莘庄灯会,一个小姑娘好奇地翻看纸艺灯笼。 吕 昊 摄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围绕春节形成的厚重春节文化深深根植国人内心,其中所蕴含的人们...
查看更多
辽宁:学非遗技艺,度喜乐元宵
2019.02.19
专题报道
“非遗公开课”辽西木偶戏授课现场 王金龙 摄 春风得意人欢笑,锣鼓喧天闹元宵。2月16日至17日,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馨苑,以“灯庆团圆汇 喜乐元宵节”为主题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当地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作为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包括“传统技艺展示”“非遗公开课”“元宵节俗体验”“互动即兴展演”“非遗综...
查看更多
花灯璀璨元宵至 良辰美景正当时
2019.02.19
专题报道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南宋词人辛弃疾如画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欢度元宵的流光溢彩、歌舞欢腾。元宵节这一天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我国各地举办民俗活动最为密集的时间节点之一。元宵节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前后,众多精彩的非遗和民俗活动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竞相举行。古往今来,在活态
传承
中,元宵佳节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我们的节日”历久弥新。“掷彩门”:讨新年好彩头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地区...
查看更多
只为心中的泥金彩漆梦
2019.02.19
人物
黄才良在创作中(摄影:陈云松)十里红妆,是旧时浙江宁绍平原地区大户人家嫁女娶亲时的壮观场面。在这些嫁妆中,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完工之后,都要进行外表装饰——就是在木胎漆胚上堆塑、沥粉,通体刷上红漆,局部贴金,看上去流光溢彩、喜庆繁华。这种制作技艺,被称为泥金彩漆,可谓是十里红妆中的“奢侈品”。作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泥金彩漆发源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明清之际达到鼎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50年。泥金彩漆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是一种结合了...
查看更多
因喜爱而坚守 因坚守而成就——三个90后与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的故事
2019.02.19
专题报道
浙江杭州,市民在观看“十里红妆”仪仗队模型。(摄影:龙巍) 泥金彩漆作品泥金彩漆90后新生代
传承
人胡亮亮、王琼、王占奎在创作泥金彩漆作品。(摄影:陈云松)春节后的宁波一直细雨缠绵。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外环西路369号,占地35亩的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在街口拐角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馆、院、桥、流水,让人恍恍然。这个以唐风为主的建筑屏蔽了车鸣人喧,灰墙黛瓦也被这沥沥的雨水洗得通透。穿过馆内展厅,后面便是工作区。走进一间工作室,胡亮亮、王占奎、王琼在各自的...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28期
2019.02.1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28期:2019年1月28日—2月17日 本期信息一览: ▲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2019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传承
发展计划”2019年度戏曲专项扶...
查看更多
1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