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别具一格的“戏出年画”
2021.02.20
专题报道
天津杨柳青戏出年画《拾玉镯》。 苏州桃花坞戏出年画《金山寺》。 山东平度戏出年画《空城计》。 戏出年画曾经是深受百姓喜爱的节庆装饰品。 “画中要有戏,百观才不腻。”伴随清代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戏曲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年画中亦随之出现了大量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作品,因一个独立剧目叫“出”,故这类年画被称为“戏出年画”。戏出年画着力表现戏台上...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
2021.02.20
节气资讯
发达的农耕文明,先进的农学思想、悠久的重农传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节气。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雨水节气来到,全年的农业周期才算正式开始。从立春到雨水,两个节气的更替,降雪变为下雨,越冬作物开始返青,草木萌动,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 | 美育与非遗的“碰撞” 让非遗在校园里“活起来”
2021.02.20
专题报道
在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度尽劫波跨越百年终于回家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隆重而庄严的登上了舞台,它斑驳沧桑的面庞难以掩饰微笑里一瞬间传递出的静穆、秀美、祥和,撞击着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这也是首件从日本回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 2020年10月16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美育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要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
查看更多
湖南邵阳蓝印花布里的文化内涵
2021.02.20
专题报道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摄影:银小雄)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鞋子。(摄影:银小雄) 罗沙沙在进行刮浆。(摄影:刘飞) 在2018年的第124届广交会上,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与外商洽谈、合影。(摄影:罗沙沙) 2019年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上,邵阳蓝印花布服饰成为模特的展示服装。(摄影:蒋路遥...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二单元《匠心的
传承
》
2021.02.20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二单元《匠心的
传承
》。 侗族工匠的营造工艺,靠口传身教,世代
传承
。在掌墨师的
传承
谱系中,有父子,有师徒,有家族式的传道授业,也有工场里的团队协作。优秀的掌墨师在建造和修复建筑的实践中,可以培养大批学徒。这些继承者们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成为
传承
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新生力量。 在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为了更好地
传承
建筑营造的工艺,侗族工匠创造了一批独特...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一单元《掌墨的品格》
2021.02.20
专题报道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策划拍摄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全套纪录照片,围绕着16位掌墨师的营造实践全面、系统地记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习俗。全套摄影成品超过400张,风格写实,成片精美。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技艺、仪式、
传承
、发展、成果进行纪录式呈现及传达。 今天,这套耗时半年多拍摄、沥尽主创团队心血的作品将作为我们献给广大市民与非遗爱好者的新春礼...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中国积累了什么经验?
2021.02.22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和“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年1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董庄村中堂画技艺传习所,小学生在学习临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画作品 (摄影:赵玉国) 中国非遗保护运动肇始...
查看更多
文化铺路 脱贫致富
2021.02.22
专题报道
“我家住在雪峰村,青青松竹,袅袅炊烟……山里人民勤劳勇敢,致富路上齐奉献……”每天清晨,村歌《我家住在雪峰村》都会回荡在湖南怀化市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近几年,雪峰村深挖盘活红色、古色和绿色文化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激活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 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贫困地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公...
查看更多
“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系列讲座在上海图书馆开讲
2021.02.22
地方新闻
“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在上海图书馆启动 2月17日(大年初六),“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在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启动仪式暨首讲开讲。 今年是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上海图书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查看更多
江苏探路“非遗+旅游” 唤醒“沉睡的遗产”
2021.02.22
专题报道
14日,泗洪县天岗湖乡传统非遗项目天岗锣鼓激情上演,欢庆新春佳节。(摄影:张连华) 12日,常州民间艺人表演非遗民俗节目《龙飞凤舞》,喜迎新春佳节。 (摄影:王启明) 12日,连云港众多民间艺人走上街头,为市民表演锣鼓、醒狮、舞龙等传统非遗项目。(摄影: 耿玉和) 14日,盱眙大剧院广场上的舞花船、挑花灯等民俗活动,让市民感受到非遗文化...
查看更多
1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