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29 星期一 农历八月初八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4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4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凝聚
传承
的力量——2016年度非遗研培计划正式实施
2016.03.23
专题报道
雅昌设计师与哈密维吾尔族刺绣
传承
人交流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学员的水绣作品 “怎么让咱们的羌绣产品提高销路?”“怎么让现代设计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民族刺绣作品,而不流于形式?”最近几天,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的“80后”羌绣绣娘李芸和她的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个月末她们要去成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培训,她们希望把问题集中起来,到时候一起请老师答疑解惑、帮她们出出主意。 3月21日,受文化部委托,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绵竹年画培训班正式开...
查看更多
我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市设立
2016.03.28
其他新闻
项兆伦副部长在新疆哈密市主持召开传统工艺工作站试点工作现场会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哈密市调研新疆传统工艺 3月11日,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新疆哈密市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市成立,这是企业、高校和地方联合设立的我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部署要求,在实践中探索传统工艺振兴的新举措。 3月8日至11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哈密市调研。11日...
查看更多
朝戈金:重视我们的口头
传承
2016.03.29
论坛
人类的知识
传承
主要有口头
传承
和书面
传承
两种方式,而口头
传承
的历史要长得多。对一些民族而言,历史记忆、知识体系、信仰
传承
、文艺创造等大都保存在口头
传承
之中。可以说,文化既保存在文字中,也保存在口头上。 相对于语言,文字是“第二性”的,是从语言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语言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却不能没有语言。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口头文化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信息传递角色。当然,书写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文字发明和使用的环境中,人类文明和技术获得了高速发展。文...
查看更多
非遗,从个体
传承
到人群
传承
2016.03.29
论坛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开始,由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从提倡“保护为主”,到强调“
传承
发展”,再到如今提出“振兴传统工艺”,一系列措施的推出,折射出国家对非遗工作重心的层层推进,也折射出人们对非遗认识的不断发展。 伴随农耕文明发展起来的非遗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培育工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当务之急要做好哪方面的工作?日前,本报记者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查看更多
让优秀传统文化传出去、活起来
2016.03.29
其他新闻
水木清华,生机勃勃;“研培计划”,初结硕果。3月28日,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琳琅满目的非遗创意作品,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件件匠心独运的“毕业设计”,诠释着41名学员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两期研修班的满满收获。当天,前来参观“非遗进清华——‘研培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的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要抓好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这项重要‘文化工程’,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使非遗...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传习活动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
2016.04.01
其他新闻
记者30日从文化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6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补助标准提高至2万元。这项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开展传习活动,不是生活补助。 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这次再度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解决部分
传承
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对于提高
传承
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
传承
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
耐住寂寞 倾注感情——守护传统制刀工艺的日本工匠
2016.04.01
专题报道
用钳子从火炉中夹出烧得通红的钢块,山田佳孝娴熟地抡起铁锤锻打起来,火花四溅,但山田身上却未穿戴任何护具。“打刀20多年,我知道火花怎么飞溅,一点也不怕,”看着退后躲避的记者,山田笑着说。 山田佳孝今年44岁,是日本京都百年老店“金高刀具店”的打刀匠。“金高刀具店”藏身于京都闹市区,外观不起眼,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山田佳孝和长兄山田和宏一起续写着家族传奇。 在日本,打刀匠作为一种职业起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千百年来,一代代打刀匠探索钻...
查看更多
纪念京剧大师袁世海百年诞辰
2016.04.01
专题报道
《霸王别姬》李胜素(左)饰虞姬、杨赤(右)饰项羽 袁世海在北京人民剧场演的最后一场戏《牛皋招亲》。袁世海饰演牛皋。京华时报资料图片 袁世海(左)给徒弟杨赤说戏。 1999年排《野猪林》时,袁世海给于魁智说戏。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国家京剧院供图 今年是京剧大师、国家京剧院建院元勋和艺术风格奠基人之一——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袁先生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弘扬
传承
京剧艺术,3月31日至4月3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京昆室...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成果展:看到传统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复兴的希望
2016.04.01
专题报道
日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上,精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不少观众表示,如果这些作品出现在市场上,他们会马上买回家。 本次展览展示了两期非遗研修班学员作品、结业创作指导教师作品以及非遗研习项目部分中期成果,共140套、300余件作品,反映了来自全国各地38名非遗
传承
人的精湛技艺、研修学习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潜质。 专家评价,这些创新作品是
传承
人经过清华研修后的尝试,在...
查看更多
孝在清明
2016.04.08
专题报道
“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 ”在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深刻体现孝道的节日。 在流传至今的八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只有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从节日起源上看,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周代就已出现, 《逸周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 ”就是说,到了清明,桐树就开花了。为什么叫“清明”呢? 《岁时百问》认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
查看更多
1
290
291
292
293
294
179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