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27 星期六 农历八月初六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4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4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江苏昆山: “特色小镇”助力昆曲
传承
2017.04.21
专题报道
昆山巴城老街上的昆曲演出 资料照片日前,一群游客走进了位于江苏昆山巴城老街桥堍的俞玖林昆曲工作室。这不是一群普通的游客,他们都是“昆曲迷”,从北京、重庆等地赶到巴城,参加“大咖到·相遇王振义”知名昆曲演员分享会,为的是一睹俞玖林和王振义这两位昆曲界“南北当家小生”的风采。 “大咖到·相遇王振义”是俞玖林昆曲工作室新年以来的第3场分享会,也是工作室成立以来的第6次现场直播。由于现场最多只能容纳四五十人,分享会采取网上直播的方式,当天收获直播流量2.4万人...
查看更多
我们和古老的智慧相距多远?——谈当代非遗的创新展示
2017.04.21
专题报道
VR技术与传统非遗展示结合的前瞻性命题,恰巧与自己最近思考了许久的问题不谋而合。那些萦绕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精妙传统文化,如同浩渺深远的思维长河,带我们走向更宏伟瑰丽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不论是天人交织、纵横捭阖的蒙古长诗,还是精雕细琢,令人惊叹的手工技艺,抑或是古朴炽烈、充满哲思的民间美术,都让身处水泥森林的现代人为之震撼。这其中,有时代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猎奇”般的惊叹;也有因为千百年
传承
的“文化基因”作怪导致的某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不可...
查看更多
传承
荀派艺术还需拓展空间
2017.04.21
论坛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技艺全面、勇于创新,在他演出的剧目中不仅成功地塑造了红娘、金玉奴、尤三姐、韩玉姐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荀派艺术至今仍是京剧舞台上旦行流派中的一面旗帜,而且荀先生创立的荀派艺术还是京剧花旦行当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的艺术流派。当前,荀派艺术的
传承
在以刘长瑜、孙毓敏、宋长荣为代表的荀派传人的共同努力与辛勤培育下,出现了喜人的成果,耿巧云、管波、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张云等荀派再传弟子的涌现,为荀派艺术的当代
传承
注入了新生和...
查看更多
非遗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举行
2017.04.24
其他新闻
为更有效实施2017年非遗研培计划各项工作,4月21日、2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在苏州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项兆伦说,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
传承
实践、保护
传承
能力、保护
传承
环境。
传承
人的
传承
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非遗在环境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
查看更多
河南省稀有剧种公益展演的启示
2017.04.24
论坛
3月18日至3月30日,由河南省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策划并主办的“河南省稀有剧种公益展演”在郑州举行,集中上演了四平调、二夹弦、太康道情、柳琴戏、蒲剧、大平调、宛梆、柳子戏、大弦戏、怀梆、花鼓戏、汉剧等18个稀有剧种23台佳品力作,当中部分剧种、剧团是第一次走进郑州演出,由此,多样化的、珍贵的剧种资源能为更广大的受众所知。 稀有剧种特色传统的展示,包括丰富的唱腔与器乐曲牌、表演形态、文武场伴奏特色等,让人为之振奋。二夹弦的唱腔[北词]与[娃娃...
查看更多
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高校巡展高潮迭起成果丰硕
2017.04.25
专题报道
初春枝满族剪纸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目光在沈阳工业大学,同学们在
传承
人钟立维的指导下体验刻瓷技艺在非遗大讲堂活动中,辽西绳结技艺的
传承
人颜伟齐向大连财经大学的同学们传授绳结技艺大连财经大学的同学们在非遗大讲堂上学习绳结技艺 作为201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4月5日至14日,省非遗保护中心先后前往沈阳工业大学、大连财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6所大学,策划组织...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一天:他是水书先生 婚嫁丧娶全用象形文字
2017.04.25
人物
杨胜凡出生于1919年,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西洋村人,他是目前中国年纪最大的“水书先生”,也是贵州三都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习俗”的
传承
人。(图/文 宁坚) 水书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至今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婚丧嫁娶仍然照水书记载的“水历”推算决定。“水书先生”是指能看懂“水书”的人,被民间称为 “水书师”,专家学者们以“先...
查看更多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座谈会
2017.04.25
其他新闻
座谈会现场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要求及省文化厅工作部署,2017年4月19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座谈会,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代表、广州市和佛山市代表、企业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议由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查看更多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非遗时光》:抢救性报道留住厚重历史
2017.04.25
专题报道
北京电台记者王雪梅(右)采访古琴艺术
传承
人王鹏(供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回首繁华如梦渺”,京剧《锁麟囊》的这句唱词,道出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盛时丰姿的当下命运:很多非遗
传承
人已届耄耋之年,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凸现的巨大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担起了广播媒体诠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举全台之力策划制作了大型报道《非遗时光》,至今已播出70余期。 精心策...
查看更多
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玉树州挂牌
2017.04.25
其他新闻
4月20日上午,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仪式在玉树州康巴艺术中心大厅举行。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玉树市为核心区,辐射周边藏族分布的广大地区,将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为重点展开保护。通过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整体性保护,完善
传承
人的发展和保护机制,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
查看更多
1
349
350
351
352
353
179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