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巡展开展
2018.06.22
地方新闻
6月15日至19日,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巡展在天津棉三创意街区举行。 展览囊括了北京刻瓷、彩塑京剧脸谱、津派杨氏玉面塑技艺、津门蛐蛐陶罐制作技艺、白洋淀杨丙军芦苇画、易水砚制作技艺等30余项京津冀三地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以
传承
人动态展示的方式,充分交流三地非遗保护成果及经验。 据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馆长闫帅介绍,作为...
查看更多
河北省出台传统工艺振兴实施意见
2018.06.22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省传统工艺
传承
与振兴,近日,由河北省文化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同意,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传承
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我...
查看更多
朽木可雕 妙手生花——记木雕(花瑰艺术)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徐日龙
2018.06.22
人物
徐日龙向人们展示花瑰艺术作品 一段朽木、一截树根……在木雕(花瑰艺术)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徐日龙手中,这些不起眼的材料经过精心雕刻,都可以朽木生花,变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花瑰艺术雕刻作品。 花瑰艺术在海南流传已久。宋代以来,随着当地众多道观、寺院的兴起,花瑰艺术有了广阔的舞台。“花瑰艺术不仅是一门技艺,同时也记录了地方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体现着艺人高超的雕刻与绘画技法。” 徐日龙说。 徐日龙生于海南澄迈一个花瑰艺术世家。小时候...
查看更多
苏鲁两省三市建立非遗联盟
2018.06.22
地方新闻
日前,以江苏连云港和山东临沂、日照为主体的苏鲁两省三市非遗联盟在连云港成立。 据介绍,为进一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强城市间非遗交流,推动江苏与山东非遗保护与
传承
发展,联盟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宗旨,以“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新时代、新生活、新
传承
”为责任,为两省三市从事、热爱以及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士搭建一个共享、交流、互动与传播的平台。未来,联盟将不定期开展区域性非遗文化展览、非遗文化研修,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与交流互访等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角黍龙舟话端午(上)
2018.06.22
专题报道
龙舟夺标图(崔护、程宗元/绘)榴花开后,节序重五。重五,又称端午,中华风俗佳节。端,有初始、恰好等美意。“端午”称名可能始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至隋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又明确五月初五“谓之端午”。《晋书·乐志》有“五月之辰谓之午。午者,长也,大也。言物皆长大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萌,夏是长,看好故事的真正开场。其实,旧历每月的初五,民间皆可称作“端五”或“端午”,通常认为“五”“午”同音,通用无妨。然而,五月初五,毕竟是巧数碰头,当为大吉,所以民俗...
查看更多
古寺重建,活化千年技艺全木材料、榫卯结构、古法营造……上海宝山寺移地重建案例引关注
2018.06.22
专题报道
宝山寺的主体建筑之一——藏经楼(摄影:励漪)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庙里有部中国建筑史! 山,不是真的山,是上海宝山区。庙,是真的庙——宝山寺。宝山寺原名梵王宫(玉皇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后岁月更替,寺院迭经兴废。2005年5月,宝山寺移地重建工程正式奠基,于2010年12月竣工。 一入山门,便觉耳目一新——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全木建筑、温润古朴、气韵深厚,一种完全不...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暨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8.06.22
要闻
2018年6月21日,由山东省文化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商河县人民政府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承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暨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艺术家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联手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其主旨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的重要指示。 发布会在商河鼓子秧歌的隆隆大鼓声中拉开帷幕,来...
查看更多
老字号里话非遗:东方艺术画廊荣宝斋
2018.06.25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文化。老字号作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其拥有的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老字号里话非遗”系列专题将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的中华老字号及其相关内容,详细介绍这些老字号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示特色技艺,解读品牌精神,让读者进一步了...
查看更多
与戏痴缠一世 坚守黄梅初心——记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杨俊
2018.06.25
人物
杨俊在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中饰演阿朵 她是家喻户晓的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至今仍能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孟姜女》的声名鹊起,到《妹娃要过河》的自我突破,一路走来,她不断收获着成长的徽章,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奖尽入囊中。作为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的杨俊,如今又多了一个头衔——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 曾有人说,杨俊人生路看似平顺,实则更像一出戏,情节跌宕、故事有趣:在黄梅戏的兴盛之地安徽...
查看更多
重返校园 寻找非遗新可能3年来,全国有1.8万人次参与了高校举办的390余期
传承
人研...
2018.06.25
专题报道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彩嵌牡丹花卉黑陶陶缸”“千里江山图缂丝跨界服饰”“侗王服饰情侣装”等“非遗+时尚”的跨界设计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在精美的千里江山挎包前,几位观众感叹:“这包真好看,设计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大牌,缂丝织造技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让人开了眼界。”此次展出的涵盖竹艺、木雕、漆器等的1...
查看更多
1
454
455
456
457
458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