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汪秀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47年生,辽宁锦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汪秀霞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4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出嫁后又接触到很多契丹萨满文化。她的剪纸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为主要表现内容,其剪纸艺术具备了研究萨满文化的史料意义。汪秀霞的作品布局自由洒脱,饱满流畅,充满了奇诡的想象力,代表作品有《柳树妈妈》《山神》《萨满出马》等。2004年参加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锦州医巫闾山满族...
查看更多
赵志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生,辽宁锦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在父母做皮影影人、剪窗花、壁挂的影响下,热爱剪纸艺术,每逢年节都要剪刻大量剪纸作品。他的剪纸有很强的写实性,取材于家乡凌海海边生活场景,豪放大方,不拘小节,诙谐风趣,朴实自然,刻多于剪,黑白处理比较得体,不过分追求细节,重在传神。代表作品有《古代武士》《老鼠偷蛋》《腊月里》等,部分作品被载入文化部主编的《中国民间艺术名人录》中。
查看更多
张秀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扬州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张秀芳出生于扬州张氏剪纸世家,是张氏剪纸的第六代传人,13岁开始学习扬州剪纸。其剪纸作品具有“灵、秀、雅”的艺术特征;多用镂空技法,由于镂空,形成阳纹必须线线相连,阴纹必须线线相断,由此产生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张秀芳的剪纸在继承老一辈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内容多以花鸟鱼虫为主,线条婉转流畅,静中寓动,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真正达到“圆如...
查看更多
林邦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生,浙江乐清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自幼随父辈学习细纹刻纸技艺,为家族
传承
的第四代传人。林邦栋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将原有单调的几何图形扩展出花卉鸟兽、山水、人物等,使此技艺更加生动活泼、疏密有致,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亦具有鲜明的民间性、民俗性与地域性。他能在方寸的纸面上刻出两千多个洞孔,可谓鬼斧神工。代表作品有:《鱼跃龙门》《六畜兴旺》《百寿图》等。
查看更多
陈余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浙江乐清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
传承
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师。陈余华出身于细纹刻纸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不但全面继承了祖传技艺,创作了大量作品,还将此技艺与现代装裱工艺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既古朴高雅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工艺品。他的技艺特征在于线条细若游丝、无底稿。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他还创办了乐清余华细纹刻纸研究所。代表作品有:《温州名胜》《连年有余》《龙凤呈祥...
查看更多
思华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23年生,2011年去世,云南潞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傣族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他的剪纸作品质朴传神,造型优美,善于将形象的特点作夸张处理,让人一目了然。所选题材广泛,内容带有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常见的图形有象征吉祥的奇兽异鸟、植物花卉以及亭台楼阁、佛塔寺庙等建筑图形,还有一些民风民俗、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展出,现有徒弟一人。
查看更多
李秀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生,陕西安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安塞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李秀芳有坚实的民间美术基础,又在学习中受现代绘画的影响,所以她的剪纸作品既有传统的意蕴,又体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她的技艺熟练利落,作品艺术感染力强。她已培养出众多弟子,其代表作品有:《安塞腰鼓》等。
查看更多
高金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2年生,2011年去世,陕西安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安塞剪纸)代表性
传承
人。她的剪纸作品最大的特征是造型随意多变,质朴素雅,外形和内部装饰简单明了。剪法以暗剪为主,装饰多用打牙、螺旋纹等。整体作品浑厚有力、雄猛威风,呈现阳刚之美,现有徒弟三人。代表作品有:《艾虎》等。
查看更多
戴明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2年生,上海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代表性
传承
人。戴明教自幼酷爱刺绣,在松筠女子学校的顾绣班系统学习了包括刺绣、美术在内的基本功,全面掌握了顾绣基本技能和美术技法。顾绣善于把形象的物理结构用各种针法表现出来,耗时较长,小幅作品也要半年才能完成。戴明教绣出四十多幅作品,还向苏绣学习双面绣,完成了顾绣史上第一幅双面绣作品《群鱼戏藻图》。戴明教在
传承
顾绣工艺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濒于失传的顾绣得以在松江延续、
传承
,并且培养出...
查看更多
李娥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6年生,江苏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娥瑛7岁随母学艺,技艺全面、熟练,掌握各种传统针法,后受教于苏州刺绣研究所金静芬老艺人。李娥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首创用透明尼龙绡作底料绣制双面绣,这种技艺尤其善于表现金鱼;她还利用泥金底绣制《梅花幽禽》。她曾在苏州刺绣所开办的多届培训班上教授学员,孜孜不倦,培养传人。代表作品多为双面绣,如《和平鸽》《翠鸟》《松龄鹤寿》等,其中《和平鸽》图案最早被绣为双面...
查看更多
1
592
593
594
595
596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