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嘉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4月生,四川省渠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渠县刘氏竹编)代表性
传承
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第三代龚扇传人龚玉文。从小学习竹编,掌握各种民间竹编技艺,集各家之长,并不断创新。1972年受“提花织物”织造原理启发,发明“提花编织法”。首创“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等一系列竹编新品,能在竹编上编织书法和山水、花鸟等图案。尤其是“竹编字画”将竹编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科研成果和作品被收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
查看更多
汤夙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5月生,2015年3月去世,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人(面人汤)代表性
传承
人。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师从父亲汤子博,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后几经辗转回到母校工作。在近五十年的艺术创作中,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多种文化精髓。作品注重刻画人物表情和神韵,大多配有亲手所绘书画。代表作有《钟馗》《长眉》《韦驮》等。著有《面塑大师汤子博画稿》《中华民间艺术大观》《面塑制作》等。在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办展和讲学,全面提升了...
查看更多
王文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4月生,安徽省阜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编(黄岗柳编)代表性
传承
人。少年时酷爱编织,被柳编能手杨福永收为弟子。熟练掌握经编和拧编混合编传统技法,新创柳与苇席混制、柳草混制、柳木混制、蒲草混串等技法。材料使用多样化,所编制和开发的产品典雅、大气,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给人以返璞归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在工艺家具上,运用柳编技法开发了系列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成立柳编企业,带领乡亲以柳编技艺致富,培养柳编技术人员...
查看更多
柳朝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2年分配到北京市玉器厂从事开料工作。1972年起从事设计,擅长动物和器皿造型。先后师从程占雄、夏长馨、李焕亭、蒋通等老艺人,承继宫廷玉雕技艺精髓,掌握薄胎技艺,艺术风格大气磅礴、豪放雄浑、沉稳庄重、富丽典雅,体现时代审美风尚。《祥龙聚瑞白玉花熏》《玛瑙汤盆》《花开富贵链瓶》等多件代表作获各类展览金奖、银奖等奖项。
查看更多
李博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早期入北京市玉器厂前身玉器一社工作。先后师从何荣、王树森学习传统宫廷玉雕技艺。所作玉雕用料精到,雕琢细腻,生动传神,小中见大,大中求精。作品以人物见长,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内涵丰富,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超前的审美意识。翡翠雕件《乾坤在握》被选作国礼赠予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
查看更多
袁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2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副总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9岁刻印,继习书法、雕刻、陶艺诸艺。擅于将俏色雕、微雕、微刻等诸多技艺融于一体,作品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充分挖掘和表现材料的精髓,出奇制胜;立意造型空灵精微,工艺精巧,难度超群,出神入化。2004年首创翡翠微雕《千手千眼观音》,为稀世珍品,载入吉尼斯纪录。《寒江独钓》《五百罗汉》《百虎图》《乾...
查看更多
洪新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5月生,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5岁始习象牙雕刻,后转攻玉雕,师从苏长才、费大为和萧海春。其创作题材广泛,凡花卉、动物、山水、器皿无所不通,尤擅人物雕琢。作品取材精纯、神形俱佳,线条流畅,雕工精润,富有气韵,多次在全国获奖。1984年所作碧玉《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代表作有玛瑙《混沌初开》、翡翠《驱邪降福钟》、白玉...
查看更多
翟念卫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翟倚卫,男,汉族,1961年7月生,山东省济南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1975年进上海玉雕厂工业中学,毕业留厂学艺。先后赴日本、瑞典进修,创立余佳玉铺和翟倚卫品牌。玉雕作品风格洗练,在题材、形制和雕刻手法上,继承但不囿于传统玉雕表现手法,将透视、立体架构引入以平面表达为主的玉石雕刻中,追求诗意表达和唯美意趣,获誉无数。2017年,作品《别寻方外去》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其弟子有...
查看更多
杨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苏州玉雕)代表性
传承
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83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后入苏州玉石雕刻厂,从事设计雕刻工作。对玉雕各个门类,如人物山子、花鸟虫鱼、走兽等,都能全面表现;对圆雕、浮雕、镂空雕等运用自如。2002年开创玉雕新品,将平面设计与虚实表现法相结合,丰富了玉雕表现技法,其“虚实结合”法,尤其适合表现仙佛、神鬼。代表作有《竹》《古韵》《佛在心中》《静思》《女...
查看更多
屠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5月生,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紫檀雕刻)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5岁起随父亲学习绘画与紫檀雕刻,毕业于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历。1985年创建明清红木雕刻艺术研究所,后发展为紫檀文化研究院。担任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编委和特邀撰稿人,填补传统工艺科技史中有关紫檀雕刻工艺的多项空白。起草《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获中...
查看更多
1
602
603
604
605
606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