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侯自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9年6月生,湖南省泸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盘瓠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盘瓠传说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搜集整理了大量与盘瓠、辛女相关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五篇故事、三首儿歌和四条谚语刊登于泸溪县文化馆整理、编辑的《泸溪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歌谣、谚语),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辛女岩的传说》《辛女岩与白龙岩的传说》。撰写的文章《辛女和盘瓠的神话传说》收入《沅水盘瓠文化浏览》中。《辛女庵与盘瓠庙的来历》《辛女和盘瓠的...
查看更多
张嘉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1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袋和尚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布袋和尚传说研究者。出身于传说的布袋和尚的诞生地,自小听他的传说,长大接受了师范教育,在保护《奉化长汀张氏宗谱》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宗谱中详细记录的布袋和尚现身、成长、出家、圆寂以及埋骨佛塔和碑林所在等情况。1981年起开始搜集整理布袋和尚传说六十九则。除了将他的三个儿子培养成布袋和尚传说讲述的传承人之外,还到老年人经常聚集的老阊门、老年协会活动室、布袋和...
查看更多
杨乃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6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羲之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王羲之传说讲述者。受家庭长辈影响,自小痴迷民间故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王羲之传说的搜集、整理,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加工、改编成为自己的故事内容。善于运用方言俚语,并结合王羲之相关的古迹来讲述故事,长于用故事讲述人生道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形成潜移默化的传播影响。经常深入学校、单位、社区等传讲王羲之传说,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是王羲之传说...
查看更多
林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珞巴族,1948年10月生,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珞巴族始祖传说代表性传承人。珞巴族始祖传说说道人。曾以家族形式群居在山上长达二十余年。1985年搬迁到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之后,才与家族其他成员分家居住。在长期的群居生活中,经常听老人及家族长辈讲珞巴历史人物故事、关于珞巴族始祖传说,对于传说内容的掌握和记忆尤为深刻。在生活中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身边的年轻人,将珞巴始祖传说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宣传民族的经...
查看更多
顿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9年8月生,西藏自治区嘉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黎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嘉黎民间故事讲述者。1980年开始跟随其父娘布·贡桑吉确讲民间故事。在父亲的熏陶下掌握了《王臣丐三子》《拉古赞布王和托古赞布王》《魔王甲玉冈冈》等短篇故事的讲述。1992年起正式向父亲学习《上方的日昔日嘎和下方的日昔日玛》长篇故事的说唱,其间还学习了《羊羔兄弟》《半掌小偷》《狐狸》《东边老树》《魔王恰嘎恰罗》《食肉花虎》等短篇故事的讲述,并利用农闲时间为...
查看更多
许根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2月生,浙江省洞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洋动物故事代表性传承人。海洋动物故事讲述者。从小听身为民间艺人的父亲讲故事,特别爱听海洋动物故事,并转讲给小伙伴听。成人后从事渔民和手工艺作业,接触到更多的人,采集和传播了更多的海洋动物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意识地致力于海洋动物故事的搜集和传讲,搜集整理了七十余则洞头海岛民间故事,能讲八十余则海洋动物故事和其他民间故事,能唱三十余首民谣。把海洋动物故事整理成文字在文学刊物上...
查看更多
德力格尔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9年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祝赞词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祝赞词诵赞者。从当地民间艺人那里学习掌握了蒙古族祝赞词。所诵赞的祝赞词,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主要掌握有《毡包的祝词》《炉灶的祝词》《搭包位置的祝词》《夏牧场的祝词》《新毡的祝词》等与蒙古族岁时节令相关的众多祝赞词。至今已为上千次蒙古族传统婚礼和乔迁之喜诵祝赞词,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多次参加祝颂比赛并获奖,培养了众多弟子。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33年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祝赞词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祝赞词诵赞者。自幼跟随祖父、舅舅、母亲和姐姐学习祝赞词,成年后广泛参与当地蒙古族群众举办的各种年俗和人生庆典活动,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个人演唱风格。1960年代任县文化馆干部、乌兰牧骑队长,积极传承祝赞词,退休后在中小学校和文化馆以课堂教学方式给祝赞词爱好者传授演唱技艺和创作方法。曾获新疆蒙古族祝赞词比赛一等奖,全国八省区...
查看更多
吴克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3月生,湖北省保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暗传代表性传承人。《黑暗传》歌师。生于歌师世家,8岁随其父吴正湘学唱《黑暗传》,12岁能够独立背诵并演唱长篇叙事神话长诗所有章节,“昊天圣母”“如来入世”“定光划界”“混沌开天”“三皇定位”“女娲造人”等经典章节信手拈来,张嘴就唱。将《黑暗传》广泛应用于民间白事及薅草锣鼓等场合,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充实故事内容,使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鲜活,是活态传承《黑暗传》故事较多、在当地最具影响...
查看更多
陈切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6年2月生,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暗传代表性传承人。《黑暗传》歌师。自幼跟随外祖父王昌海在丧葬仪式场合听唱《黑暗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民间音乐抱有浓厚兴趣,喜欢唱山歌,12岁便四处拜师学唱《黑暗传》。从艺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晓丧歌的各种乐器和演唱技巧,能唱百余首唱段,思路清晰、吐词明亮、富有激情,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当地老百姓及游客的高度赞赏。在神农架林区首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