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张继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3月生,山东省商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花鞭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花鞭鼓舞,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可双手各持一尺多长的花鞭,同时挥舞,做出鹞子翻身、鲤鱼跳龙门、古树盘根、苏秦背剑、金丝葫芦等三十余种姿势。鞭头击中鼓面中心,打出各种花点,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令人情绪振奋。还对舞蹈进行加工再创作,使花鞭鼓舞在鼓点变化、挥鞭姿态和腿部动作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经常向本村青年传授舞蹈技巧,组织队伍参加市、县民间艺术会演,使...
查看更多
张西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麒麟采八宝)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耳濡目染对麒麟采八宝有着特殊的感情,十多岁就跟随老艺人侯积善参加乔村麒麟采八宝队。由于身材高大,动作灵活,舞步刚劲,擅长舞麒麟尾,与艺人王振平配合默契,是当地有名的麒麟舞组合。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的提高,不仅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还领队参加市、县民间舞蹈演出。作为肩负麒麟舞传承重任的民间艺人,每周日都无偿辅导乔村传统舞蹈队练习,为村民传授相关知...
查看更多
宋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河南省兰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麒麟舞第十四代传人,师从宋万生。表演技艺娴熟,动作干净利落,有“活麒麟”之称。在20世纪60年代初兰考县发展严重困难时期,很多人外出逃荒,为了不让麒麟舞失传,动员本族人坚守家园,一边搞生产,一边练习麒麟舞,几十年来坚持传承,将自己掌握的闪、转、腾、挪等动作技巧教给一批又一批学员,现已发展到第十六代,使麒麟舞薪火相传。
查看更多
屈绍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月生,江苏省邳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邳州跑竹马)代表性传承人。邳州跑竹马世家第四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屈运胜学习跑竹马。熟练掌握跑竹马的各种阵势,讲究前后排列、交叉穿插,有条不紊。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级演出屡获表彰。2006年至今,专业从事跑竹马的传承、演出、宣传、培训等工作。2015年,主编的《邳州跑竹马》出版,有力促进了邳州跑竹马的传承传播。
查看更多
任球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江苏省溧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蒋塘马灯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蒋塘马灯舞,熟练掌握蒋塘马灯舞的历史源流、表演阵式以及竹马扎型装饰、面具制作、鼓乐响器等技艺。1988年后,将散落在八个自然村的竹马集中起来,逐步恢复了流传五百多年的蒋塘马灯舞。1992年成立蒋塘马灯舞协会,任协会会长。所组织的蒋塘马灯舞阵势豪壮、旋律豪迈、道具豪华。作为肩负蒋塘马灯舞传承重任的民间艺人,长期致力于蒋塘马灯舞的表演、搜集、整理和...
查看更多
方炳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9月生,浙江省淳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马(淳安竹马)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开始,跟随伯父方德林学习竹马表演。1956年至1989年,在淳安睦剧团担任演员,从事剧团竹马表演,并在宋村、庙畈、常锦里、墙里等三角戏竹马班从事竹马表演和指导工作。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淳安竹马的表演和传承工作,先后担任千岛湖五龙岛竹马队、新苑艺术团、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省级竹马教学传承基地)、梓桐镇黄村竹马队、宋村乡世兰艺术团、县业余睦...
查看更多
郭秉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4月生,浙江省青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青田鱼灯舞)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拜民间艺人陈国光为师,学习青田鱼灯阵图、音乐。通过搜集鱼灯鼓点和鱼灯舞阵图,提炼出十九首鱼灯基本曲并确定了三十九种常用阵图,后又整理发展鱼灯鼓新鼓点七首,阵图新组合一套。将鱼灯舞“泛”的技艺特点归纳至青田鱼灯文化中。1987年撰写的《青田鱼灯》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2014年出版《浙江省非遗丛书·青田鱼灯舞》。1992年退休后...
查看更多
杨森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4月生,浙江省安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上舍化龙灯)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开始参加舞龙队,并向伯父杨柳春、杨秀春学习化龙灯表演及制作技艺。在学习和实践中,熟练掌握上舍化龙灯的多种舞蹈形式。1991年开始投身于化龙灯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2005年成立了上舍化龙灯艺术研究会,担任艺术指导,梳理了上舍化龙灯的表演阵式、变化特色等重要资料。还致力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并多次带领团队参加演出,广受好评。
查看更多
黄杰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2月生,安徽省东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东至花灯舞)代表性传承人。十余岁时跟随父兄及家族长辈学习六兽灯的扎制、裱糊和表演。擅长扎制独角兽、狮子、大象、獐等灯舞形象。在六兽灯中的六兽祝福舞编排上有独特的功夫。数次参加灯会活动,逐渐成为该技艺的领舞者。较为完整地整理了六兽灯制作、表演等资料,精心组织策划灯舞活动,辅导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员,使东至花灯舞薪火相传。
查看更多
任俊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7月生,安徽省无为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无为鱼灯)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50年代,受父辈影响,开始参加鱼灯表演,成为任家鱼灯的头灯传人。后一直参与历届家族灯会中鱼灯表演的组织策划,对鱼灯扎制、玩灯习俗、舞蹈动作、表演技巧等十分熟稔,传承的舞蹈动作生动自如,能形象展示出鱼游水中的形态。在多年传承实践活动中,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玩灯人,曾带领鱼灯队参加市、县各级展演展示活动,促进了无为鱼灯的传承发展与宣传推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