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一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江苏省靖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作曲。7岁随著名老生陈秀华学戏。13岁拜赵继羹(世称赵喇嘛)为师,改学京胡。17岁起登台操琴演出。后又拜著名琴师黎秋觉为师,跟随王瑞芝学习余派唱腔达十年之久。退休后在上海戏曲学校和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有数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精准掌握京剧各流派的演唱特点和京剧音乐乐器个性,同时注重把握剧情与人物的音乐形象。设计的唱腔既不失传统韵味,又追求时代审美趋向,涉及题材...
查看更多
鞠小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11月生,山东省寿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6岁练功学戏,11岁考入潍坊戏校,1977年跟随尚小云之子尚长麟学戏,后拜其为师,潜心学习尚派艺术,被誉为“尚派一枝花”。嗓音高亢圆亮,刚劲挺拔;行腔舒展流畅,抑扬顿挫有致;扮相俊俏妩媚,身段利落干净;能文善舞,唱念做打戏路宽;表演端庄大方,刚健柔美,明快奔放,尤擅疾步行风和水袖舞功。代表作有《雏凤凌空》《三打陶三春》《逼上梁山》《白门楼》等。曾获第...
查看更多
王小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7月生,河北省蠡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师承京剧名家张荣培、徐炽明、祝元昆、王二朋等。1999年拜张荣培先生为师,宗奚派艺术。常演剧目有《白帝城》《范进中举》《失街亭·空城记·斩马谡》《四郎探母》《打渔杀家》《孔子》《青藤狂士》《在路上》等。嗓音清亮纯正,唱腔委婉细腻,具有清新儒雅、深沉厚重的奚派表演风格。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首...
查看更多
姚长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2月生,湖北省汉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考入汉剧团训练班,1959年转入武汉市戏曲学校汉剧科学习,师承著名小生李四立。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汉剧院附属实验剧团工作,逐渐形成俊逸潇洒、文武兼备的表演风格,被称为“汉剧第一小生”。1965年在中南现代戏观摩会演中出演了《双教子》和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代表性剧目有《丛台别》《辕门射戟》《白门楼》《雁门关摘印》《断桥》《写状三拉》《凤...
查看更多
谭复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2年12月生,湖北省荆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
传承
人。1952年拜沙市荆河戏名家李友本为师,学习生角行当。后又参师沙市著名荆河戏艺人徐元富、李方元、张洪坤,学习荆河戏剧目。1953年参加业余荆河戏剧团演出,演技精湛,人物塑造生动,深受观众喜爱。演唱的《郭子仪封王》南路唢呐唱段被录音记谱,载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代表作有《莲台收妃》《坐宫》《探母》《斩婿》《牛脾山》《游龙戏凤》等。
查看更多
王与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2月生,湖南省澧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三级作曲。1971年进入澧县荆河剧团工作,从事京胡演奏和音乐设计,师从荆河戏音乐泰斗黄绩三的得意门生许安和,是荆河戏第二代
传承
人。进团之后,弥补了荆河戏演奏技艺上的不足,并对传统唱腔进行了改进,后来又致力于戏曲音乐的创作。曾为大型新编历史剧《法场拜相》《郑宫恩怨》《夫人令》,大型现代戏《风雨姊妹行》《妈妈、儿子、小汽车》,荆河小戏《心灵的魔术》《雁回归》等作曲...
查看更多
丁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8月生,湖南省醴陵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8年进入德庆县粤剧团工作,1980年进入广东粤剧团,师从粤剧名家罗品超学艺。从艺四十多年来,对艺术不懈追求,始终坚守在艺术第一线,掌握了娴熟的表演技巧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戏路宽广,尤擅文武小生,扮相俊俏,能文能武,唱做俱佳。曾主演《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等几十部大型粤剧剧目,并执导《唐宫香梦证前盟》等多部粤剧剧目。塑...
查看更多
欧小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岁进入广西合浦师范学校粤剧文艺班学习,后师从粤剧大师红线女,之后到广西艺术学校进修,再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基本功扎实,技艺全面,嗓音洪亮而富有张力,唱腔韵味醇厚,扮相英武俊朗,舞台造型清新利索,表演风格细腻传神,戏路宽广。多年来,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
查看更多
林国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12月生,广东省吴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二级演员。1954年进入吴川粤剧团,师承刘家荣(艺名老天寿)等南派粤剧名家。1962年担任吴川粤剧团文武生,主演和导演过《草莽英风》《双雄闹殿》等粤剧作品。重视粤剧南派艺术的挖掘、整理,在粤、港两地和新加坡参与组织过粤剧南派艺术的研讨、演出活动,影响很大,是粤剧南派艺术的一面旗帜。退休后一直从事粤剧编导及
传承
人培养工作,培养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郑永健及多...
查看更多
冯杏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45年8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
传承
人。从小跟随父亲所在的戏班四处演出,小学时便组织儿童剧团进行表演,1959年成为南宁市邕剧团学员,学习粤剧及京剧表演的基本技巧。1962年拜著名邕粤剧两栖演员黄少金、李名扬为师。专攻小武行当,熟练掌握铲台、跳椅、手桥、把子功等南派粤剧表演技巧。先后导演过《月到中秋》《紫金锤》《龙象塔奇缘》等近百出剧目。重视传统,整理了《西河会妻》《芦花河》等一批传统粤剧剧目,保...
查看更多
1
703
704
705
706
707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