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2018.06.11
非遗影像展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
2018.06.09
要闻
图1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 图2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8年6月7日至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相关工作成果,梳理经验,加强交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
查看更多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座谈活动在天津举行
2018.06.09
活动专题
图1 座谈会现场 6月8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座谈活动在天津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出席座谈活动。 图2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主持座谈 &nb...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在天津举行
2018.06.09
要闻
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在天津中华剧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活动启动仪式暨开幕演出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致欢迎辞。 图1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致辞 雒树刚在致辞中表示...
查看更多
戴珩:以创新创造重塑非遗生命力
2018.06.09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江苏特色非遗保护体系,提出要在保护中提高非遗的
传承
水平,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江苏非遗数量丰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江苏这一特定的地域内形成的,整体上具有浓郁的江南韵致和水乡特色,但因苏南、苏中、苏北存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江苏非遗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譬如,江南吴地风土清嘉、吴侬软语,因此苏南非遗大多雅致...
查看更多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速写
2018.06.09
专题报道
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经典演出连番上演;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国家图书馆,40余部非遗影像作品向公众免费展映;在天津亮相的全国非遗曲艺周,会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
传承
人……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7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国同步展开,生动演绎非遗“新时代、新生活、新
传承
”的生动实践,描绘“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灿烂图景。 见人见物见生活 “苗绣+时尚设计”融合东方传统工艺与西方设计理念,令苗绣的“并蒂莲花...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
2018.06.09
活动专题
2018年6月7日至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相关工作成果,梳理经验,加强交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就中国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非遗调查与记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非遗分类保护政策探索和管理等主题内...
查看更多
用影像记录下“非遗”,记下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传统
2018.06.08
非遗影像展
《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这些年来,反映传统手工艺和古老民俗的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影像的记录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也给做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前,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拉开帷幕。举办过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宫转身扎根于本土民俗手艺,3天时间,共有30部(集)非遗纪录片在这里展映...
查看更多
激发遗产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写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
2018.06.08
论坛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任何一种文明要保持活力和影响力,必须学会在积累中前进,在前进中积累。中华文明之所以雄伟壮观、气象万千,离不开“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的累积效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遗产保护正是文明赓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以广阔的视野、坚强的担当、勇敢的开拓,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的保...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神话、传说、故事”专家组成立
2018.06.08
要闻
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市文联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出版工程”)“神话、传说、故事”专家组成立大会在上海举办。 会上任命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舒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分别担任“神话”“传说”“故事”专家组组长,负责统筹相关的编纂工作。各专家组分别介绍了负责部分的出版规划,下达了第一批示范卷的编纂任务。 随后,与会人员分别围...
查看更多
1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