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大匠至心
传承
至美——2018传统工艺振兴杭州沙龙综述
2018.03.23
专题报道
非遗时尚秀“走进社区”主题沙龙,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传承
人黄小建与小学员合影“走进时尚”主题沙龙现场“走进时尚”主题沙龙签约仪式现场“走进设计”主题沙龙现场 3月13日,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雒树刚部长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
传承
发展问题时表示,非遗保护要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非遗需要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只有和群众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要让人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接触文化遗产。 迈入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如何与人们...
查看更多
中国气象频道“二十四节气”设计标识启用仪式在京举行
2018.03.22
要闻
3月21日晚,中国气象频道“二十四节气”设计标识启用仪式在京举行。该套标识为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征集活动专业组一等奖作品,北京国际设计周现将这套作品无偿赠送给中国气象频道用于公益领域使用。正值“321设·国际设计师节”启动仪式及春分节气之际,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中国气象频道总监赵帆、中国气象频道运营中心主任徐虹出席了活动,众多设计师及媒体也来到了现场。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左)、中国...
查看更多
周信芳的两个“不传”
2018.03.22
论坛
剧目,是戏剧各项艺术元素集中体现的载体,也是
传承
、创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此剧目能否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历来是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就戏曲而言,每当议论及此,我往往会想起周信芳先生的两句话:“文戏是有戏无曲不传,武戏是有武艺无人物不传。”抚今追昔,深感大师基于极为丰富的舞台实践,确实点到了关乎文、武两类剧目生命力的突出症结。 周信芳的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担任上海京剧院院长期间,与戏剧家吴石坚谈艺聊天时讲的,针对文戏还强调说:“靠情节取胜只能眼前...
查看更多
弘扬传统文化重在核心理念——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萧放
2018.03.22
论坛
春分刚过,大江南北春意盎然。今天的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还未走远的年味儿中,在桃李吐芳的枝头,在清明将至的明媚中,中国人感受着传统文化和审美带来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
传承
和弘扬也面临着挑战。就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萧放。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
查看更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淮阳召开
2018.03.22
地方新闻
3月18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周口市淮阳县召开,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通报了全省2017年所做的非遗工作,来自18个省辖市的主管局长及部分非遗科长进行了发言交流。大家对各自去年的非遗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孙鹏在总结发言时说,仔细回顾一下,其实我们的非遗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可以列出一大串,比如一些名录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传承
人队伍体系也逐步完善,相关...
查看更多
建造戏曲文化
传承
创新工程
2018.03.22
论坛
中国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戏曲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为戏剧下的定义。在这里,戏剧即戏曲。据考证,中国戏剧在原始社会就具雏形,在
传承
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
查看更多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办公共函〔20...
2018.03.21
其他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办公共函〔20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和管理,我部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的新年——诺鲁孜节
2018.03.21
专题报道
春分时刻迎来诺鲁孜节,寓意着新的一年。许多国家和民族庆祝新年的时间都有所不同,西方基督教是以圣诞节作为新年伊始的标志,我们中国则是以春节来表示新的一年的到来。据史料记载,维吾尔族的祖先是从游牧生活期过渡到了农业文明时期时,将开春时昼夜持平的那一天定为了年初,即新年。诺鲁孜节日的起源 诺鲁孜节日起源于古代波斯。 “诺”表示新的,“鲁孜”表示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这一时间段,“诺鲁孜”意味“新的一天”,是三千年前波斯帝国上下共同庆祝新年的美好节日。它与我国的...
查看更多
看着帽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记“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李金善
2018.03.21
人物
李金善展示制作完成的皮帽 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套二进式四合院,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曾是制帽厂,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院子里仍然在做着帽子,它属于一家誉满京城的企业——“盛锡福”。 老北京流传过一句老话:“头顶盛锡福,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用来形容生活体面、讲究。当时,无论是来华公干的外宾,还是四九城里的百姓,都以拥有一顶盛锡福的帽子为荣。从民国时期至今,这家专做帽子的老字号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也将中国传统制帽技艺完整地
传承
下...
查看更多
徐竹初的偶人世界
2018.03.21
人物
图1 “匠心
传承
——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现场 图2 “匠心
传承
——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现场 2018年2月6日,“匠心
传承
——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主要展出了徐竹初、徐强父子创作的大量经典木偶雕刻作品,总计300余件(组)。这些展品形象丰富多样,表情细腻传神,彩绘用色大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传统木偶与漳州民间文化的深度融合,同...
查看更多
1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