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3)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尚长荣: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
2017.11.15
访谈
他出生于梨园世家,5岁登台演出,10岁正式拜师学艺。他博采众家之长,是当代极具个人特色的净角名家。 《曹操与杨修》尚长荣饰演曹操 在舞台上,他是枭雄曹操、贤臣魏征、廉吏于成龙,在生活中,他爽快自然、豁达平和,是一位亲切和蔼的老人。他是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
传承
人。他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查看更多
杨柳青年画:记录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7.11.15
专题报道
对于杨柳青年画,如果不是天津本地人,或者很难立马说出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但是,说起怀抱鲤鱼或者手持莲花的年画娃娃,不少人都会说,小时候每到过年家里就会贴上这么一副“连年有余”的年画,寓意来年顺心如意,而这幅作品正是杨柳青年画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天津杨柳青年画第五代彩绘
传承
人张凯正在给《连年有余》年画上色(摄影:王树平)因运河而生的民间艺术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当一面巨幅“连年有余”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舞台中央缓缓升起时,老天津人的记...
查看更多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2017.11.14
要闻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现场 2017年11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美术研究室)主办的“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汉字书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书法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查看更多
中国古老南曲面临
传承
危机
2017.11.14
专题报道
“春去夏来,不觉又是秋,柳林河下一小舟,渔翁撒网站立在船头……”吃完早饭,李子元拿出蟒皮三弦,唱起南曲经典曲目《春去夏来》。 李子元今年66岁,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 南曲又称丝弦,是中国地方小曲中较为古老的曲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古雅的弦音以及久远的历史。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南曲成为土家族与汉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但如今仅在湖北省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留有部分南曲艺人。2008年,南曲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中国唐卡艺术展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11.14
要闻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共同举办的“水墨聚焦·唐卡艺术展”1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开幕,20余幅精美绝伦的热贡唐卡画作让人们领略到藏族唐卡艺术的精湛技法和丰富内涵。唐卡是中国藏族
传承
千年的绘画艺术,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来自“唐卡之乡”青海热贡的唐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风格独具一格,并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展出的画作全部由热贡艺术代表性
传承
人罗藏旦巴和其父、中国工艺美术大...
查看更多
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推动传统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7.11.14
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更早些时候,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
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
传承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戏曲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以及为传统文化的网络创新提供参考,新华社瞭望智库运用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手段,形成了...
查看更多
辽宁省加紧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2017.11.13
地方新闻
近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正在加紧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015年申报的首批抢救性对象的记录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为下一步迎接文化部的审查验收做好准备。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所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按照《文化部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选定1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作为首批抢救性...
查看更多
专访贵州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
2017.11.13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龙佑铭,副研究馆员,现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副主任(主持工作),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查看更多
有文化的剑才是好剑——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新培其人其事
2017.11.13
人物
乾坤剑沈新培在制剑布展现场宝剑出鞘,谁与争锋?冷兵器时代,一把宝剑不知凝聚多少铸剑人的心血与汗水,成为将士们戍边卫国的兵器。和平年代,历经千年千锤百炼的铸剑手工艺,已成为十几代中华工匠精神与中华文化代表性“非遗”作品。11月10日上午9点半,龙泉沈广隆剑铺132周年暨沈新培大师师徒作品巡回展(西安站)在西安美术馆开幕,展览将通过一把把精妙的龙泉剑,首次向西安观众展示流传千年的顶级宝剑铸造工艺。11月9日,记者专访到国家级“非遗”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江西出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11.13
地方新闻
日前,由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工信委、江西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振兴计划”)印发。 《振兴计划》立足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种类,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赣鄱工匠和知名品牌。预计到2020年,江西省传统工艺
传承
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
查看更多
1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7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