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新闻聚焦
蛇为什么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全国各地有什么特别的年俗?走进博物馆,在这些展览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进行部署。 迎接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各地博物馆系列展览“上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蛇为什么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全国各地有什么特别的年俗?走进博物馆,在这些展览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进行部署。 迎接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各地博物馆系列展览“上新...
查看更多
博物馆
1月17日下午,在一场创意国潮民乐快闪中,湖南图书馆开启了第十八届新春文化庙会。这是一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默契约定,是湖南图书馆每年如约为读者准备的春节仪式感。 长沙市民曹郁之手持春联纸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现场的书法志愿者书写春联。“我在湖南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要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的信息,专程来参加。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儿,排队等待40多分钟也值得。”曹郁之说。 不远处,一对小情侣正十分起劲儿地用扇子扇风,以晾干他们刚刚领到...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1月17日下午,在一场创意国潮民乐快闪中,湖南图书馆开启了第十八届新春文化庙会。这是一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默契约定,是湖南图书馆每年如约为读者准备的春节仪式感。 长沙市民曹郁之手持春联纸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现场的书法志愿者书写春联。“我在湖南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要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的信息,专程来参加。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儿,排队等待40多分钟也值得。”曹郁之说。 不远处,一对小情侣正十分起劲儿地用扇子扇风,以晾干他们刚刚领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月17日下午,在一场创意国潮民乐快闪中,湖南图书馆开启了第十八届新春文化庙会。这是一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默契约定,是湖南图书馆每年如约为读者准备的春节仪式感。 长沙市民曹郁之手持春联纸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现场的书法志愿者书写春联。“我在湖南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要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的信息,专程来参加。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儿,排队等待40多分钟也值得。”曹郁之说。 不远处,一对小情侣正十分起劲儿地用扇子扇风,以晾干他们刚刚领到...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1月18日至19日,“非遗贺新春 欢喜过大年”2025江西省共赏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九江启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文,九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杜少华出席并致辞。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各设区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启动仪式上,全丰花灯以竹篾为骨,彩纸为衣,融灯、戏和舞于一体,将民俗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萍乡春锣共贺新春,曲调轻松欢快、音韵和谐。此外,九江特地打造了由都昌鼓书、武宁打鼓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月18日至19日,“非遗贺新春 欢喜过大年”2025江西省共赏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九江启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文,九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杜少华出席并致辞。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各设区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启动仪式上,全丰花灯以竹篾为骨,彩纸为衣,融灯、戏和舞于一体,将民俗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萍乡春锣共贺新春,曲调轻松欢快、音韵和谐。此外,九江特地打造了由都昌鼓书、武宁打鼓歌...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2025年1月17日,浙江省“非遗过大年”暨浙江非遗年货购物月启动仪式在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举办。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年货市集、非遗体验以及趣味情景演绎、书法家送福、系列年俗活动,沉浸式感受传统年味,将市民游客拉回记忆中最热闹的春节场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5年1月17日,浙江省“非遗过大年”暨浙江非遗年货购物月启动仪式在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举办。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年货市集、非遗体验以及趣味情景演绎、书法家送福、系列年俗活动,沉浸式感受传统年味,将市民游客拉回记忆中最热闹的春节场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实践土壤、内嵌于日常生活,并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活态的文化有机体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地的非遗年货节也热闹起来。第八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现场,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刺绣、剪纸、灯笼等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市民游客还能参与“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在指尖感受非遗魅力。因时而进,融入日常生活,这正是非遗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相比于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或许更能引发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总结与思考。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