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办非遗函〔2022〕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1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游部将于2022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秦安小曲亮相“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 话剧《八步沙》演出场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主会场活动。 文县白马文化节目展演。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脉如流,绵延不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基诺族特懋克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重构,表现为节日时间、空间与程式的变化。但是,因自然环境、经济行为、亲属制度、居住格局等的延续,根植其上的重农、人伦与村寨共同体观念并未改变,节日的内核亦得以传承。作为特懋克内核的观念及其表征正是基诺族对认知实践的诗性表达,是用想象与类比手法对生活世界进行的理解,钩联历史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应走向人类学诗学,关注文化持有者的主观表述与自我呈现,注重其连续性的诗性创造与美学想象。 【关...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冰墩墩打卡二十四节气·霜降。颜麟蕴、雒圆编制(新华社发) 立夏(新华社发 王斌 作)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以及气候变化规律创造的时间制度。它不仅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体现,也浓缩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生态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认识和...
查看更多
论坛
冰墩墩打卡二十四节气·霜降。颜麟蕴、雒圆编制(新华社发) 立夏(新华社发 王斌 作)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以及气候变化规律创造的时间制度。它不仅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体现,也浓缩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生态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认识和...
查看更多
论坛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上,艺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弹唱格萨尔。(摄影:新华社记者 陈斌) 3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舞龙。近年来,该校将舞狮、舞龙、大鼓等非遗文化融入幼儿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摄影:王华斌)(人民图片) 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映美湖景区推出天空之伞“非遗”文化节,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摄影:陈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东省泰安市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展演泰山皮影。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榜样的力量。2011年开始,为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山东启动年度非遗亮点工作评选。每年一次,持续至今。10多年来,亮点工作评选,逐渐发展成为山东非遗领域的一件盛事,受关注程度高、影响面广。尤为关键的是,最终入围的项目,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媒体的推介,为省内其他地区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进而促进了山东省非遗保护传...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93期:2022年4月25日-5月8日 1.“发现黄河: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辑出版发行 2. 山西出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3. 四川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手工艺等8个文化产业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充分发挥非遗、民俗资源富集优势,鼓励乡村手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推动沂蒙布艺、费县手绣、高榆木梳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也涌现了一批促就业、稳增收的典型实践。 传统技艺融入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4月30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培院校汕头大学联合广东潮剧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圆满结业。 汕头大学和广东潮剧院高度重视研修班的组织和实施,严格按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精神,根据学员实际情况,优化课程结构,邀请了国内外29名潮剧艺术名师和专家学者为潮剧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