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摘要】明清文献中有关“顾绣”的记载,对于研究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顾绣”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记载介绍了“顾绣”的制作过程、独特的技艺、推动这一工艺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功能、传播地域、时人的评价,等等。对于今天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亦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顾绣;明清文献;历史;借鉴 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顾绣”,由明代嘉靖年间露香...
查看更多
要闻
为客观评估“十三五”期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情况,5月15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委派调研组到甘肃省有关研培计划实施院校开展专题调研。期间,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与调研组进行了会谈。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玉苏甫江,兰州交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建武,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焱一同调研。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是文化和旅游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海南黎锦服饰在时尚舞台大放异彩。(摄影:符月娇) 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作为海南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近年来,海南黎锦以服装服饰为媒介多次登上时尚大舞台,打造海南锦绣文化新IP,让世界看见海南锦绣之美。 频频“破圈” “没想到古老黎锦,也能成为时尚单品。”日前,一场“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三亚崖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表演者在演绎粤剧传统排场戏《六郎罪子》。(摄影:许建梅) 粤剧艺术博物馆雅致宜人,极具岭南园林特色。(资料图片)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沿着广州永庆坊古香古色的小街往里走,有一座极具岭南园林特色的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馆在园中,园在景中,吸引很多粤剧爱好者前来。 不久前,“大湾区、大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曲艺交流活动暨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届作品创作赛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粤港澳...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政府、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开幕。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孙达,贵州省副省长谭烔等出席开幕式。 王晓峰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
查看更多
论坛
在河北保定举办的“易水三年展” 贵州雷山西江麻料村银饰工坊 四川道明传统手工艺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活跃着高校艺术类院系的师生团队。他们的实践,以多层次、全方位的艺术形式介入乡村建设,在乡建人才培养、传统村落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帮扶成效。在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艺术介入的理念、方法和措施,正...
查看更多
​让古老昆曲绽放时代光彩
专题报道
名家新秀同台展演,业界大咖轮流讲座,昆曲民乐公益夜秀……近日,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内一片繁忙景象。5月以来,围绕昆曲“入遗”20周年时间节点,昆山昆曲品牌活动“昆曲回家”再度唱响。在系列活动期间,昆山当代昆剧院邀请名家大师齐聚昆山,共同展示最美的昆曲腔调。 2021年,昆曲人迎来了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和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的重要年份。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原名“昆山腔”,于十四至十五世纪发源于昆山,是我国最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5月10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康市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主办,汉滨区文化馆承办的全省“乡村振兴  非遗先行”实践提升班在安康市汉滨区开班。陕西省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杜俊杰,安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周墙,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杨晓明,汉滨区文化馆馆长、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蒋典军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文化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白拴锁主持,来自全省市区县非遗保护中心的68名负责人及基...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南阳考察调研。这是时隔一年多后他再次来到这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他今年第6次国内考察。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的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当天,总书记重点关注了名城之中的一位名人和两种名产。 5月12日考察点示意图 看医圣祠:医者仁心 医典传世 南阳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医圣”张仲景等历史名人。12日下午,习近平首...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遗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内涵,所以,它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非遗介入旅游,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景区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展示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景区在开发中,仍存在着明显的重物质资源、轻非物质资源的问题,即或使用了非遗资源,也仍能感觉到多数景区对非遗所含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并不到位。这不但会影响非遗资源开发的深度,也影响到非遗资源开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