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0 星期日 农历六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2)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94)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承
黄河文化 延续热贡文脉
2021.01.11
专题报道
唐卡画师夏吾卓玛在绘制唐卡 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摄 在黄河上游,青海省的东南部坐落着一座城市——同仁,它有个家喻户晓的藏语名字“热贡”,意思是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着藏、汉、土、回等民族,大家共同创造出多彩的热贡文化。热贡文化属于河湟文化分支,体现着黄河流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传承
着黄河文化多元一体与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和缩影。 热贡...
查看更多
非遗——脱贫攻坚的文化力量
2021.01.08
专题报道
唐卡、砖雕、香包、剪纸、刺绣、洮砚……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传承
人一笔一画、一剪一刀间,
传承
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的,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甘肃省创新发展的“非遗+扶贫”模式,不仅让非遗实现活态化
传承
,更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一技在手,利己及人 王新平,是传统制香工艺
传承
人。依靠...
查看更多
韩劲松:到人民中去,推动年画
传承
发展
2021.01.08
论坛
传统年画就像是根脉,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家庭、村落、地区......它是维系国民文化认同感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当今时代强调和世界对话,全面改革开放更需要让本土优秀文化走出国门。——韩劲松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 清晚期 “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即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中西方优秀文化融合创新以及优秀民间文化的
传承
创新。”韩劲松如是说道。 身为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的韩劲松主要从...
查看更多
在“守艺”中创新 海南非遗“活好了”
2021.01.08
专题报道
图为昌江民族中学,学生在跳竹竿舞(摄影:凌楠) “掌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不仅能对外展示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能凭手艺获得收入。”在海南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20岁的黎族小伙张俊扬特别显眼。看好黎锦产业发展前景,他学习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已有5年,希望未来能有自己的黎锦品牌。 黎族织锦技艺过去“传女不传男”,而今,张俊扬已并非个例。“现在学习织锦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可多了,从大人到孩子都有。”五指山市文化馆馆长张欣欣说...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宣纸制作技艺
2021.01.08
资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具备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点,故有“国之瑰宝”“纸寿千年”的美誉。 从晋代开始,我国的书画艺术蓬勃发展,书画名家辈出,极大地促进了造纸术的改进和纸张质量的提高。“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西记》书中,里面有“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记载,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到...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宣纸制作技艺
2021.01.08
专题报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具备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点,故有“国之瑰宝”“纸寿千年”的美誉。 从晋代开始,我国的书画艺术蓬勃发展,书画名家辈出,极大地促进了造纸术的改进和纸张质量的提高。“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西记》书中,里面有“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记载,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到...
查看更多
江苏首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发布
2021.01.07
地方新闻
近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的首批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新鲜出炉,包括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无锡市惠山古镇、张家港市凤凰景区、江苏省杂技团等在内的 10 家单位正式入选。 小观众在南京博物院老茶馆参与春茶制作体验活动 入选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要满足多个条件 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是文化大省,各类非遗项目众多,要想成为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必须要满足多个条件,如:必须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非遗代...
查看更多
入选非遗十周年 中医针灸再出发
2021.01.07
专题报道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为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2020年11月15日邀请在中医针灸
传承
和保护工作中曾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专家畅谈中医针灸如何
传承
精华、守正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主持座谈会开幕式。 中医针灸...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羌年
2021.01.07
专题报道
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麦节、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持续到十月初十,是集祭祀、歌唱、舞蹈、技巧表演、知识传授、服饰、羌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羌历年”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松潘、汶川、理县以及其他羌族聚居区地。 羌族是有着三千年历...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 | 济南开设“带不走的非遗课堂”,让传统文化深植于师生心间
2021.01.06
专题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更贴近些。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人传统的东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认为,国潮热的当下,非遗
传承
和学校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兔子王代表性
传承
人周秉生为济南盛福实验小学学生授课 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文化
传承
融合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
查看更多
1
572
573
574
575
576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