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视频集锦
2019年《非遗公开课》以“中国非遗 东方智慧”为主题,节目设置“求木之长”“厚德载物”“薪火相传”“上善若水”四个板块,由主持人李思思担当“课代表”,分别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四位文化名家担任主讲人,以我国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为主体,通过主讲嘉宾及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述、展示、互动、点评,呈现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近20年来的重要进展,以传承人的...
查看更多
论坛
创新没有标准答案。非遗文化的呈现,可以有更当代、更多元的表达面向 在我心里,非遗的模样,总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源于童年记忆中的点滴:奶奶身上的蓝印花布,端午节揣在兜里的艾叶香包,还有火宫殿那碗热油淋下香酥焦脆的臭豆腐;陌生,是长大后往往通过展览、影视剧、短视频等媒介,才会发现它们被遗忘的美。 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在成都举办的一场非遗节上,非遗有了另一种表达方式:中国漆与湘西竹编工艺混搭出的竹编包,兼具漆制的耐久和...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和旅游局,各有关旅游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将开展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北川羌族草编技艺现场展示 为充分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周末,藏族少年才让那日、先巴扎西来到他们所在的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由省级非遗传承人尕藏才让创办的黄南尕藏热贡文化公司免费学习泥塑。他们身后的墙上写着“帮人先帮技和艺”“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尕藏才让的公司吸纳员工100多人,都是周边农牧民。 热贡泥塑传承人尕藏才让在非遗扶贫工坊指导学员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托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以山东省莱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论坛
摘要:非遗保护与传承从记忆维度上去思考,时间、空间与传承人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它们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具体形式。时间层面,对非遗所涉及到时间节点进行研究,发现自我造血良好的非遗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时间记忆模型,通过重复的压力,强化对非遗的记忆。空间层面,地点与物体。地点记忆作为针对某些内在体验薄弱的非遗来说,比如民间文学,是优于其它固化形式的记忆储藏间。物体记忆,非遗记忆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裹挟着传承人的情感、认同、经验以及意义,它的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亦是不...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在成都落下帷幕。六天的非遗狂欢,共吸引了570余万人次现场参与活动,线上覆盖人群1.9亿人次,500余家参展单位现场销售5000余万元,签约金额超1亿元。 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本届非遗节在1个主会场和28个主题分会场开展了国际展览、国际论坛、国际竞技、国际展演和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540余场。来自86个国家的1100余个非遗项目、5600余名代表共襄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川剧演员在表演变脸 来自塞尔维亚的艺术家正在展示银饰制作工艺 当“世界风”遇上“中国韵”,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当古老非遗走进生活,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当传统元素融入文创产品,非遗技艺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跨界与混搭,成了本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关键词。 “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丰富多彩的展演项目,展示了非遗技艺的传统之美,也彰显着非遗传承者求新求变的勇气和智...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18日晚,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景山公园精彩开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