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莉莉:凭拉魂腔唱出沂蒙精神
2019.03.05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此次全球瞩目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非遗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出席了大会。作为代表和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察民情、聚民智,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为非遗代言、为行业发声。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报从中遴选了9位来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代表和委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既为展示他们的风采,也为呈现近年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扶贫、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 2月26日...
查看更多
曾静萍:让
传承
责任更明确
2019.03.05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此次全球瞩目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非遗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出席了大会。作为代表和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察民情、聚民智,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为非遗代言、为行业发声。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报从中遴选了9位来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代表和委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既为展示他们的风采,也为呈现近年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扶贫、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 正月未过,福...
查看更多
陈静:解锁五禽戏的当代密码
2019.03.05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此次全球瞩目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非遗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出席了大会。作为代表和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察民情、聚民智,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为非遗代言、为行业发声。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报从中遴选了9位来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代表和委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既为展示他们的风采,也为呈现近年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扶贫、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 但凡没有出差...
查看更多
侗锦,一朵演绎传统文化的奇葩
2019.03.05
专题报道
织娘精湛的织锦技艺让游客们惊叹 吴硕累摄 前不久,笔者和朋友走进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皇都侗族文化村,有幸参观了那里的百里侗乡文化长廊和侗锦博物馆,再一次感受和体验了侗乡文化和侗乡生活。 侗族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建筑、歌舞及饮食文化方面,还体现在织造侗锦技艺上。侗锦是侗族人民智慧的象征,以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而著称。据考证,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侗锦是用棉线染成五色织成的,质朴而有文采,多以芙...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29期
2019.03.04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29期:2019年2月18日—3月3日 本期信息一览: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专题培训在京举办 ▲ 全国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四川凉山设立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
查看更多
水族非遗又“上会” 宋水仙:马尾绣“绣”出美好新生活
2019.03.04
人物
水族马尾绣国家级
传承
人、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在马尾绣
传承
保护展示中心前接受媒体采访。(本人供图) “一直感觉像在做梦,直到开业那天,我悬在心里的那块石头才放下。”提及上个月刚刚挂牌的马尾绣
传承
保护展示中心,水族马尾绣国家级
传承
人、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坦言自己仿佛仍在梦中,“没想到这么快,这些宝贝就真正有了一个‘家’。” 去年两会期间,带着全国人大代表和国家级
传承
人“双重身份”的宋水仙带去了自己精心挑选...
查看更多
西藏舞蹈:用肢体语言展现别样情怀
2019.03.04
专题报道
图为群舞《夏尔巴的春天》。记者 郑璐 摄 西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各地区的民间舞蹈形态和动作也不尽相同,西藏传统舞蹈是藏民族文明发展的产物,与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种舞蹈艺术,是藏族人民在几千年来的辛勤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西藏舞蹈源远流长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精心保护和支持下,西藏民间舞蹈艺术不仅得到了很好的
传承
和弘扬,而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查看更多
“中原古韵”非遗展演将推6场
2019.03.04
新闻动态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将于3月8日至4月7日在河南省淮阳县举行。主办方力求将本届展演办成小结式、庆祝式、高层次的展演活动,实现展演规模、展演层次、展演范围、展演实效的新突破。 本次展演邀请陕西、青海、河北、四川、内蒙古、安徽、广西、山西、辽宁、河南等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参与,分6场进行集中展演。同时,展演以当地民间艺术队伍为...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为非遗保护工作开辟新路径
2019.03.04
论坛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强调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遗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办法》的出台除了为非遗保护提供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确立政策导向,进而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保护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思路,非遗不仅存在于符合设立保护区条件的...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 全国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凉山设立
2019.03.01
要闻
2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市揭牌。这是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的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四川省继去年中央美院在成都道明镇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后,四川的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未来,工作站将通过在非遗领域的“扶志”和“扶智”,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从2016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开始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在全国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
查看更多
1
780
781
782
783
784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