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古称金陵,这里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刻经事业源远流长。清同治五年(1866),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了金陵刻经处,
传承
我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金陵刻经处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收藏佛经版125318块、大型佛像版18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也是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元、明、清直至民国,杭州雕版印刷一直非常发达。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成立木刻水印工厂,杭州雕版印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成为当时全国四处木版水印基地之一。 杭州雕版印刷术,是将需印刷的文字或图像,书写(画)于薄纸上,再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雕刻成反体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时先在印版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干净刷子均匀刷过,揭起纸张后,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连城县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于鼎盛,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及马屋村。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明代万历八年(1580),务各村首开书坊。清代康熙年间,四堡雕版印刷逐渐兴盛,到乾嘉和道光时期出现繁盛局面,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功绩。这一民间印刷技艺主要在家族中
传承
,沿袭至今已历十五代。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纯手工操作,制作精巧。其雕版制作大...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雕版印刷技艺出现于隋唐时期,宋代毕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所替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占据主流地位。目前,雕版印刷技艺可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见到,这里聚集了一批雕版印刷艺人,并存有近30万块雕版板片,因此其技艺被称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一是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二是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印制谱笺和民间年画等,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复制印刷技艺。 上海朵云轩自清代光绪...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荣宝斋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十九号,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一绝。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饾版”套印,所谓“饾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分版)、刻(制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
查看更多
金星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星子县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以金星石为原料,主产地在江西省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晋代陶渊明之手,北宋米芾《砚史》中亦有星子青石砚的记载。明代星子的石砚制作一度中衰,至清代中叶又渐中兴。民国时星子县境内有制砚作坊百余家,所产金星砚曾两度参加国际性展览并获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两家专业砚厂,更新设计样式,改造制砚工艺,金星砚生产得以高速发展。20世纪80至90年代,金星砚频...
查看更多
端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肇庆市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八成村民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如今这一带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
查看更多
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其制墨技艺有炼烟、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至今
传承
十三代,绵延三百余年。 同治年间(1864),曹素功墨庄从苏州迁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环境及海派文化的影响,使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开始创新,发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艺。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而书画家也纷纷参与绘稿设计。由于墨模的镌模成为二度艺术创作,墨面的艺术...
查看更多
徽墨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绩溪县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
查看更多
1
861
862
863
864
865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