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让高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
阵地
2018.11.23
论坛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基地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基地建设,并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
传承
基地。此举一出,教育界和文化界都大为振奋。把基地设在高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
、传播,又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文化素养。 从《通知》内容看,高校将围绕民族民间音乐、美术...
查看更多
“非遗”背景下秦腔民间口述剧本的整理与挖掘
2018.11.23
调研
内容提要:口述剧本目前在很多秦腔民间剧团、班社中仍普遍存在。在“非遗”观念已深入人心的当下,立足秦腔的非遗保护与
传承
,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基础上获得第一手民间口述剧本资料,并以将其记录、综合整理,进而做进一步的挖掘与研究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事情。 关键词:“非遗” 秦腔 口述剧本 整理 挖掘 2006年,秦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针对秦腔的
传承
与保护,以往多侧重于其生态环境的调节改善,其
传承
人
传承
谱系...
查看更多
七夕节俗传统的
传承
与创新
2018.11.23
论坛
导语:又到一年七夕节,街边的各大商家早早的就已经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除了作为表达爱情的契机,中国古代的人们又是定位七夕节的?在当下七夕又是如何在传统中
传承
和创新的呢? 七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成型于汉魏,兴盛于唐宋,明清成为一般性节日。今天七夕节的兴盛,既有传统节日复兴的大势催动,也有直接针对社会文化变化的需要,它适应了两性生活协调的要求,它体现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与趋向...
查看更多
“大豫剧”的嬗变与梦想——关于豫剧的调查报告
2018.11.23
调研
内容提要:目前豫剧遍布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13个省市,有专业院团162个,民营院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达10万之众,关注豫剧的人数超过3.5亿,是全国最大的剧种。豫剧通过打造精品剧目,培养优秀人才,参与跨文化交流,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全国豫剧大交流、大合作机制,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走向全国和世界。 关键词:豫剧 嬗变 交流 世界 豫剧是河南土生土长的剧种,清朝乾隆年间产生...
查看更多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18.11.23
论坛
当前,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牢牢把握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
查看更多
戏曲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机制
2018.11.23
论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戏曲是毫无疑义的民族瑰宝、人类遗产,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昆曲、粤剧、藏戏、京剧、皮影戏,以及作为优秀实践名录项目的木偶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戏曲最有特点的戏曲类型,显示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
传承
发展戏曲艺术的突出成就。 最值得赞叹的是,戏曲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居于社会文化发展前沿,用高台教化和艺术熏陶,将社会历史文化、世俗人...
查看更多
让泉州花灯在当代大放异彩——改善泉州花灯保护与
传承
情况的对策建议
2018.11.23
论坛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它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以特色鲜明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技艺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花灯,极富文化和审美价值。花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丰富而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现代化进程与市场化经济的多方影响,泉州花灯的发展空间正逐步退缩,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该项目的保护与
传承
...
查看更多
手工艺复兴与工匠精神
2018.11.23
论坛
新千年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完成,伴随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陆续跨入了后工业社会。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重新审视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差异,传统手工艺呈现出复兴之势。手工艺行业推崇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人”和“生活”
2018.11.23
论坛
前不久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感触颇深。这届博览会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情境化方式打造出了东方美学空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本次博览会,在展览形式上有几个亮点:一是设置了专题化、体验式文化空间。位于济南的主会场展览打破了以往按照省份进行划分的常规,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工艺项目,设计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
查看更多
要以整体观视角看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8.11.23
论坛
自2007年至今,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共建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相关省区市也建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区域内的非遗为核心目标,对传统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无形的非遗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传统民居和文物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
查看更多
1
975
976
977
978
979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