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专题报道
桂林渔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海涛等表演中长篇书目《蓝丝带》“渔鼓不打冷秋秋,芝麻不榨不成油,鸡婆不叫不生蛋,烦恼不唱不解愁。”桂林渔鼓是广西桂北地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就喜欢用演唱渔鼓的方式来解闷儿消愁。    为进一步加强广西渔鼓艺术及文化交流,推动“桂林渔鼓”传承与发展更上新台阶,近日,“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2018广西·桂林渔鼓交流展演及传承论坛”在桂林举行。该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指导,广西桂林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1月13日一大早,华州皮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已经开始为第二天的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重头戏——“文化陕西”(香港)旅游推介会做准备。   “不能误了陕西的大事。”薛宏权告诉记者,“这也是展示咱们民俗文化的好机会。”   这已经不是华州皮影戏第一次出现在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了。随着陕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民俗文化不断走出去,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三秦大地厚重的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到陕西、到它们的故乡“探秘...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百戏盛典”的举办,既是全国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完成后的延续,更是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一个新的起点。它是对当前戏曲传承发展具有着全面的摸家底、催生机、传精粹、示成就、看问题、寻对策等诸多意义的一个绝好举措。这样一个对中国戏曲传承发展将有无量功德之盛事所构成的工作新起点,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在着眼点,也就是着眼于全面。这种全面是不再满足于通常着眼于古老剧种、新兴剧种,全国剧种、地方剧种,大剧种、小剧种,戏曲的国有剧团、民营剧团等模糊的、集体性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会展现场人气火爆浙江非遗传承发展金华案例馆博览会(工艺周)入口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 会展现场人气火爆 传统工艺与生活方式主题馆  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以下简称“博览会(工艺周)”)于9月19日至23日在杭州成功举办。博览会(工艺周)主展馆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共有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和我国28个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220个项目、350个传承人参加。前后5天时间,共有28.7万人次参...
查看更多
节气研究
2018.11.26
节气研究
著作 1. 程傅颐编.二十四节气.苏州:苏州人民出版社,1959. 摘要:专门考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与作用。 2. 高世良编著.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摘要:探讨了二十四节气与生肖的民俗渊源。 3. (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济南:齐鲁书社,1997. 摘要:本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各训...
查看更多
主场活动
6月14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总结座谈会在天津举办(摄影:卢旭) 6月14日,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圆满落幕并举办总结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同志,参演的各省区市领队、保护单位代表、部分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专家学者等100余人与会。 全国非遗曲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于6月7日至14日在天津举办。活动首次实现了全国127个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
查看更多
主场活动
      5月24日,在天津大剧院二楼小剧场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天津新闻发布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及非遗司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天津市文广局局长金永伟、副局长徐恒秋及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代表;京津媒体记者。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预计1...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活动情况...
查看更多
音频
这是一首劝世歌,侗话叫“嘎想”,它描写世间的男人和女人,在婚姻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千万不要气馁,也还有十七八岁的男男女女都还没有对象,任何沟沟坎坎都能走得过去,人生的美好年华都是需要自己去创造与争取。 歌词大意: 1.大家静静听我来诉说,我唱这首一半劝说男人又一半劝说女人的歌; 2.如果说到男人,劝你千万不要淡心,如果说到女人劝你千万不要叹气 ; 3.不好的男人他也娶得好妻子,那漂亮的姑娘也还没有找到好对象...
查看更多
调研
摘要:2006年,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剧种拥有国家名录两个项目的现象并不多见。11年来,该剧种在“非遗”保护的进程中,亦步亦趋,进一步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传承机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尤其在对布袋木偶戏的源头,以及偶戏迥异于人戏的特征研究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下一步应在发展的基础上,落实适应布袋木偶演出的专门剧场,并进一步扩大研究面,避免失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