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穆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7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枇杷露传统制剂)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母亲学习医药知识,十余岁便知晓很多中医药材的药理药性,为日后学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0年创立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获得全国年度十大医药精英奖。作为枇杷露祖传方剂代表性传人,在康隆药业任职期间,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团队进行了长久的科研及学术活动,确保了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的稳定发展。
查看更多
刘文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0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医药工程师。毕业于中药制药专业,有三十八年的中药行业从业及学习经历,师承孙玉玮。主要负责京万红软膏工艺提升、技艺
传承
、产品功能拓展研究、京万红软膏系列新产品研发等。曾获天津市总工会“八五”和“十五”立功奖章等荣誉称号。注重传统技艺师带徒的
传承
,在严格遴选徒弟基础上,坚持做到
传承
文化、技艺、人品,在保障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延...
查看更多
马卫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1978年大学毕业后,从事传统医药教育和企业管理近四十年。20世纪80年代初拜张园麟为师,开始学习闻药制作技艺。在师父的口传心授下,从闻药原材料的选种、植物生长过程控制、制作的各个环节操作到后期的储藏管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修订原料采购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产品真伪判定图谱。在遵古...
查看更多
李燕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2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毕业于天津中药学校,后在达仁堂技术部从事大蜜丸工艺研究工作。对以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蜜丸制作工艺和流程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担任过达仁堂技术部部长、质量部部长、主管生产厂长等职务,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传统制药工艺的代表性
传承
人。全面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保护和
传承
工作,建立了以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达仁堂蜜丸制作技艺的
传承
队...
查看更多
郭玉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3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在达仁堂制药厂原料加工、制药、配料等车间第一线工作多年,有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对清宫寿桃丸产品具有深度的了解,整理完善了清宫寿桃丸全套技术档案,在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针对清宫寿桃丸的药用机理开展抗衰老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编著《清乾隆朝御用延年益寿珍品——清宫寿桃丸》。198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
查看更多
胡昌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1月生,四川省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中药炮制专家徐楚江教授。从事医药、临床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症经验,用药独到,疗效显著,擅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与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著有《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主编教材《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
查看更多
袁小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江西省樟树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药炮制技艺天齐堂第七代传人。出身于中药炮制世家。16岁进天齐堂药店当学徒,19岁始随享有头刀美誉的余寿祥学习多年。精通樟帮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刀工独具一格。参与的樟帮、建昌帮中药饮片炮制关键技术
传承
与应用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辑《中药传统炮制工艺及图解》,个人获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等。2002年投资成立的天齐堂中药饮...
查看更多
李明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4月生,浙江省武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随父李海鸿学习中药炮制技艺。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送至日本国际农业交流中心进修。1997年创办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接掌寿仙谷药号,并改名为寿仙谷药业。致力于道地药材的品种选育、栽培、炮制、开发、利用。主持六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项、省部...
查看更多
王俊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69年9月生,吉林省通化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17岁时师从王连芳学习人参炮制技艺。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的方式,从刷参、系绳、挂参、撸须、归尾、成体等过程入手,将人参在风棚和烤箱内阴干,独特的炮制方法使人参成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品质。带领通化山参特产企业建立山参种子、种苗繁衍基地,完善人参炮制操作规范化规程,打造长白山人参的传统品牌。多年来坚持举办
传承
班,建立培训基地,培养了...
查看更多
陈荣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代表性
传承
人。主任医师。1968年跟随潮州市金山街道卫生院沈卓然学医,后进入汕头卫校中医专业、广州中医学院学习。1985年在山东崂山医院点穴科进修。采用点穴法治疗头痛、肩臂痛、腰腿痛、小儿麻痹症、腰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见效快、复发率低,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以扎实的中医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办点穴诊疗中心,举办点穴法学习班,培养多名研究生和学徒。
查看更多
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