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佘征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4月生,安徽省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宣笔世家,祖辈佘有生是清代制笔名人。1982年承祖业进入泾县宣笔厂当学徒,师从当代制笔名家余凤鸣、汤良骥、陈翠花等,系统学习了宣笔一百零八道工序,掌握了宣笔制作的工艺特征。制作出了铁头紫毫、汉簪笔、枣核笔、竹笔、草笔,改进宣笔的焊接技艺,使古老的宣笔焕发新生。现任宣笔工艺研究所所长。近十多年来,积极做好宣笔技艺的传承工作,授徒十二人...
查看更多
刘靖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12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5年开始研习纸笺加工技艺。扎实的大学美术功底,为纸笺色彩的配比及纸笺图案的手工描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承父母,熟练掌握各种配料的配比及制作要求,相继恢复和发展了失传已久的手绘描金粉蜡笺、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等纸笺名品。创新泥金笺配方,克服了传统仿金泥金遇潮湿易氧化变黑的缺点,使古老的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并发展。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傅以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6月生,广东省阳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阳江漆器髹饰技师。自幼跟随父亲傅乃彬、长兄傅以桓研习传统漆艺髹饰技艺。1978年至1987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漆画教研室从事漆工艺研究与教学。1988年离校返回阳江,进行漆艺品研发与监制,开展技术革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漆艺品,销往海内外。2000年以来,成立三狗蒙馆漆艺个人工作室,潜心挖掘研究传统漆艺。从艺五十多年来作品丰富,能将各种材...
查看更多
丁国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5月生,江西省鄱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师。出身于漆艺世家,为“丁广昌号”漆店第三代传承人。自1960年以来,历任鄱阳县脱胎漆器厂学徒、生产班组长、漆艺创新组长等职,其间到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等传授漆艺。2002年,任鄱阳县第一家私营脱胎漆器厂技术厂长。2005年,创办鄱阳县丁氏脱胎漆器工艺厂。从艺五十余年间,发明“浇铸凝固成型脱模法”,改进传统犀皮、流漆...
查看更多
李爱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7月生,山西省稷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出身于农民家庭,20岁进入稷山工艺美术厂螺钿制作车间当学徒,随王满水、侯新年学习螺钿漆器制作工艺。从艺四十余年间,攻克了整片螺钿在弧形器物上不可弯曲的难关,并创新制作出仿宋代哥釉图案,创新研制出纯手工捏制、一次成型、整体无接缝的大漆胎,创新制作出大漆镶嵌金属书法等作品,使漆器髹饰技法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作品被一些省级美...
查看更多
万紫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9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师从清宫造办处第四代传承人刘锡恒,全面学习掌握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尤擅彩绘、雕填和镶嵌类工艺设计和制作,创新研制金髹淡彩工艺。主持设计监制“仿复制历代漆器经典作品”工程作品三百余件,抢救濒临灭绝的技艺和品种。代表作有精工矫嵌《红楼梦》“露秋咏菊”屏风、大型立体镶嵌“九龙壁”、精工镶嵌屏风“花香凝翠”等。在项目保护...
查看更多
俸传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41年4月生,云南省临沧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师。自幼喜爱各种传统乐器,37岁跟随师傅俸传金学习制作象脚鼓,还到傣乡孟定全面深入学习象脚鼓制作技艺,是当地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从艺四十年间,全面掌握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尤其是在象脚鼓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吉祥物雕刻、鼓面蒙制、彩绘装饰、编制技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制作的象脚鼓美观、大方、实用,音域...
查看更多
潘柔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8年9月生,贵州省凯里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技师。从小喜爱吹奏芦笙且技艺超群。17岁开始学习制作苗族芦笙,擅长传统六管芦笙的制作,制作苗族传统芦笙工艺精致、美观大方,音色、音质纯正,声音洪亮,经久耐用,受到师辈和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还能制作芒筒、高排芦笙。制作的芦笙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销往广西、云南、深圳等地及德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
查看更多
蔡志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7月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第十三代传人。1977年起随祖父蔡龙潭学习传统制鼓技艺,熟练掌握了鼓身、鼓皮、蒙鼓的全部制作技艺,能灵活使用各类制鼓工具。制作的蔡福美鼓做工精细、鼓声纯正、美观耐用,深受大众的喜爱与好评。同时,保留了龙船鼓和跳嘉冠印章等精品古制鼓和制作工具,对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的保存与建档起到一定作用。此外,还致力于传...
查看更多
高占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2月生,2021年10月去世,江苏省靖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师承父亲高双庆学习琵琶的制作,后转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要制作琵琶。20世纪60年代初,带领的琵琶研发团队在琵琶面板内设置了一对倒八字音条,使琵琶的声学品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制作的琵琶外形美观、手感舒适,发音明亮清脆、宽厚响荡。著名琵琶演奏家卫仲乐、林石城、刘德海等都用过其制作的琵琶。撰写的《琵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