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宋光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4月生,山西省太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意拳代表性
传承
人。形意拳师,中国武术八段,形意拳第五代传人。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在父辈的严格要求与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了形意拳拳理、拳法,同时兼习少林、太极、八卦等拳法,尤其对家传《内功四经》《易筋经》《洗髓经》研究颇多。非常注重内意、内劲、内气与外形、外力、神意的配合以及各种技法的融会贯通,参照易筋、易骨、洗髓及十二大力法等功法,以运动生物力学为科学依据,按照人体生理功能进行传授与...
查看更多
刘敬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7月生,河北省高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卦掌代表性
传承
人。八卦掌拳师,中国武术九段。1957年起师从骆兴武,掌握多派技法和攻防技术,总结“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斜出正入、脱身换影、叶底藏花、步眼赢人、明腿暗腿、阴阳之道”等“攻防十要”,形成个人风格特点。著有《六合螳螂拳》《形意拳》《八卦掌》《八卦掌述真图谱》《从武之路60年》。曾获全国第一届、第二届武术观摩表演大会八卦掌金奖,北京市武术比赛形意、八卦组金奖。收徒壮晖、商钰...
查看更多
王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1月生,四川省峨眉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武术代表性
传承
人。峨眉武术传人,中国武术六段。自幼习武,先后师从峨眉武术传人王树田、邹德发、胡先荣、肖显容、释通永以及著名武术家夏柏华等,习练峨眉武术中的峨眉拳、峨眉伏虎拳、峨眉通臂拳、峨眉剑。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国际、国内武术赛事,获金奖五十余枚,其中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届、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并担任队长,获金奖四枚。2009年、2011年两次作为中国峨眉武术代表出访国外。多...
查看更多
米曼·艾米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7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摔跤(维吾尔族且力西)代表性
传承
人。且力西技巧表演者。自幼受到家族的熏陶,酷爱且力西这项运动。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很快掌握并熟悉了且力西的技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7岁开始正式参加这种项目的比赛,多次获得好成绩。在把祖传的技艺传给儿子的同时,还把技艺传授给热爱这项运动的徒弟们。从1997年开始广收且力西爱好者,开始正式
传承
且力西,现已培养了三十余名徒弟,并每年新...
查看更多
李有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60年3月生,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摔跤(彝族摔跤)代表性
传承
人。彝族摔跤技艺表演者。出身于摔跤世家,15岁开始学习彝族传统摔跤,在祖父的精心指点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熟练掌握彝族摔跤的各种技术动作,如:石林抱腿、冲抱双腿、潜入抱腿、左右侧抱腿、拉抱侧里外摔、挑腿、穿腿、后倒背、拉跟斗翻、小鸡喝水等。16岁就在彝家山寨的大小摔跤场崭露头角,获奖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摔跤大力士。积极带徒传艺,组建了本村的摔跤队,所传...
查看更多
李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62年11月生,吉林省延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摔跤(朝鲜族摔跤)代表性
传承
人。朝鲜族摔跤技艺表演者。自幼酷爱摔跤,受马宝日、姜永吉两代
传承
人影响,立志从事朝鲜族摔跤运动。1979年,在吉林省体育工作队任摔跤运动员。1985年开始系统学习摔跤技艺。能够熟练运用朝鲜族摔跤站架技术,摔跤把位等动作。形成了自己的摔跤理论和
传承
规范,并推广到工作中。1986年担任教练和裁判,发掘了大批摔跤运动的人才,先后培养了五十余名学生,均在各项大...
查看更多
孟克那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5年3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搏克代表性
传承
人。搏克技巧表演者。摔跤技艺源自家传。自幼跟着父亲参加各种集会、敖包祭祀等民俗活动的摔跤比赛。熟练掌握蒙古族搏克捉、拉、扯、推、压、晃等基本技能,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身体条件,动作敏捷。凭借精湛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摔跤手,也是当地各种活动摔跤场上的组织者、裁判。从2006年起,共组织、举办摔跤比赛近三十场次,培育学生三十余人。徒弟有巴特乔龙、乌力苏、巴...
查看更多
哈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9年6月生,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搏克代表性
传承
人。搏克技巧表演者。祖辈是著名的搏克手,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搏克,17岁开始学习古典式摔跤,全面掌握传统搏克技巧。2002年开始担任业余体校校长职务。一直致力于搏克运动,培养了二十多名国家级搏克健将以及千余名优秀的搏克选手,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多项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还为搏克运动的宣传、推广做了很多工作。
查看更多
哈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达斡尔族,1945年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第一位曲棍球女教练、中国第一位曲棍球女裁判、中国现代曲棍球创始人之一。自幼热爱体育,精通各项运动,练就了一身好球技。在熟练掌握传统项目的比赛技巧和规则的基础上,又将现代国际比赛规则和传统规则有机结合。曾多次任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的副裁判长和裁判员。1976年组建中国第一支男子曲棍球队。1980年,在哈森的倡议下,经地方党...
查看更多
和有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月生,河南省温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和氏太极拳)代表性
传承
人。和氏太极拳师。9岁随父和士英习家传太极拳,掌握并精通和氏太极拳的套路、器械和技理。拳架招式中正松柔、轻灵圆活、顺遂自然,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著有《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十三式》等。拍摄有《和式太极拳、剑、刀、棍、推手》等教学光盘。积极传播和氏太极拳,收徒传艺,学生遍及海内外。
查看更多
1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