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成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10月生,河南省沁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父种植与炮制四大怀药,参加工作后仍利用业余时间随父劳动。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实验,在垆土地进行高产实验,亩产达2226.5公斤,是一般大田产量的近三倍;利用作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解决山药、地黄的重茬连作问题;培养驯化的山药新品种在垆土地种植单株可达2~3公斤;成功地将太行山悬崖上的石菊移植驯化,取名“怀庆崖菊”。除向其子李茂青、孙子...
查看更多
孙树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7月生,河南省武陟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代表性
传承
人。1964年随中药厂老药工郭振朝、孙占立学习中药的净制、切制、炒制、煅制、蒸制、醋制、盐制、酒制、蜜制技术,后拜怀药权威名师张敬堂为师。能通过眼看、口尝辨认药材真伪,知晓大部分道地药材的原产地、性能和效用;深谙四大怀药分别治什么病、走哪一经、需加什么辅料、火候应掌握到什么程度为佳等加工炮制技术。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教授徒弟数名,并为...
查看更多
格桑尼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7年生,四川丹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代表性
传承
人,甘孜州藏医院副主任藏医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自幼跟随嘎让丹比降村活佛等著名大德学习藏传佛教以及藏医药知识,深得藏传佛教及藏医药精髓。1962年开始行医,1980年被选派到甘孜州卫生学校八美藏医部从事医疗、教学、制药等工作。在长期的藏医药临床实践中,总结前人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藏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胃肠肝胆疾病、糖尿病、妇...
查看更多
唐卡·昂翁降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5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德格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代表性
传承
人,甘孜州藏医院主任藏医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自幼跟随扎木拉吉等名医学习藏药知识,19岁时专门到西藏向钦绕罗布等著名藏医药大师学习藏医药知识,掌握了南北派藏医学精髓,后一直担任藏医临床、人才培养、科研、制药等工作。在长期的藏医药临床实践中,总结前人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藏区高原人群的疾病总结出独特的治疗方法。多...
查看更多
多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7年生,西藏尼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西藏藏医学院教授,教学药厂副厂长。多吉师从藏医药专家钦绕罗布大师,掌握并运用仁青常觉配伍技艺。1996年以来,从事传统藏药的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在藏药研究、炮制技术方面积累了良好经验。主持编写21世纪藏药本科教材《藏药冶炼学》,先后发表《藏药发展前途》《浅谈关系藏药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等论文,2006年担任“藏药滋补酥油丸新剂型改造项目”课题负...
查看更多
嘎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0年生,青海囊谦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西藏藏医学院藏医副主任医师。他从小学习藏医,师从藏医药专家钦绕罗布大师,攻读藏医名著,学习研究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仁青常觉”是传统藏药的宝中宝,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嘎务在长期行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并运用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他从配方工艺入手,对“仁青常觉”进行系统保护研究,并且十分重视对野生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濒危的植物类藏药的保护。嘎...
查看更多
索朗其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生,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代表性
传承
人。索朗其美是著名藏医药学家措如·才朗的亲传弟子,系第一代藏医药硕士研究生,现任西藏藏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研究所所长。曾先后研制出胆石康、多血康、风湿清等系列藏药。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整理项目《名医精粹选集》《藏医精要饰花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传统藏药配方大全》等项目;组织参与编写的措如·才朗大师的《四部医典大详解...
查看更多
尼玛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9年生,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代表性
传承
人。现任西藏藏医学院院长、藏医硕士、博士生导师。藏医水银洗炼法具有上千年历史,是藏药制剂的核心技术。尼玛次仁师从第十二代北派水银洗炼法
传承
大师措如·才朗,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全面掌握了水银洗炼法,组织学院有关人员采用“水银洗炼法”,生产了首批配制名贵藏药的核心成分“坐台”,为学院藏药厂的制药技术和生产各种药品奠定了基础。尼玛次仁还从事藏医药教学、科研...
查看更多
强巴赤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9年生,2011年去世,西藏拉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代表性
传承
人。强巴赤列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藏医,强巴赤列于13岁时拜师于父亲的学生钦饶罗布,在门孜康(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刻苦学习九年。凡藏医学理论、历史、各家学说、各科临床、药物、方剂、制药、天文、历算无不精通,成为当今公认的藏医学大师。强巴赤列不仅继承了传统藏医学的精华,而且对藏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2年,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的强巴赤列冲破阻...
查看更多
冯根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浙江杭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代表性
传承
人。冯根生出生在三代相传的中药世家,14岁时进入胡庆余堂,拜老药工韩东楠为师,成了新中国成立前入胡庆余堂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冯根生从学徒到掌门人的特殊经历,使他成为中药传统的继承者和中药现代化的开拓人。他全面掌握了药材采购、饮片配方、中药炮制和中成药的制剂技能,特别在有胡庆余堂特色的胡氏辟瘟丹、紫雪丹、立马回疗丹等中药传统制剂上身怀绝活。自20世纪70年代担任厂长后...
查看更多
1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