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阿旺晋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7年4月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师。从丹巴饶旦等老艺人处学习掌握了藏传矿、植物颜料的
传承
历史、制作加工技艺和使用方法,并一直坚持实践制作,成为在藏族聚居区系统掌握传统藏传颜料的理论与制作工艺实践者。主持生产制作的藏族传统矿、植物颜料产品,成为布达拉宫等处文物古迹壁画修复与绘制优质唐卡的首选颜料。西藏大学设立了由其主持的藏族传统矿、植物绘画颜料工作室,该工作...
查看更多
王有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4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1983年进入故宫文物修复厂(今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师从赵振茂研究员学习文物修复及复制技术。主要从事金石文物修复工作,尤其擅长破损金石文物的拼接与做旧。从业期间,独立或合作修复了莲鹤方壶、青铜卣、春秋铜器、太和殿铜鎏金宝匣、中和韶乐铜鼓架配件、松棚果罩等青铜器、金银器一百余件,复制青铜器一百余件。注重技艺
传承
,授徒高飞。
查看更多
何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4月生,青海省湟中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从16岁开始跟随父亲从事银铜器制作与鎏金工艺的学习研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大胆创新,吸取各家所长,特别是民族艺术元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成为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展会上多次获得金银奖。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青海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敖朝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5月生,湖北省荆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铅锡刻镂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青铜器制作世家,从小受到家庭熏陶,1957年随父亲敖建生学习铅锡刻镂技艺,制作各类青铜器。同时还得到外祖父胡幼清和舅父胡谊典的传授与指导。熟练掌握青铜器制作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针对诸多金属材料的鎏金银和错金银的技艺。代表作有狩猎壶、镶嵌云纹盒、瓠壶、青铜龙纹鉴等,镶嵌云纹盒曾获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查看更多
包文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9月生,浙江省东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式服装制作技师。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杭州天水丝织厂工作,拜老艺人为师,掌握丝绸服装生产制作技艺,尤其对丝绸面料染色及面料在服装生产中的物理性能把握有较深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杭州市丝绸控股集团公司负责丝绸和服装生产技术工作。从90年代初起在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主持中式服装的生产及管理,主持制...
查看更多
林瑞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2月生,2013年11月去世,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式服装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服装高级设计师。1946年到上海亨生西服店当学徒,是亨生第二代传人徐馀章的开门徒弟,专习裁剪工艺,后一直供职于亨生公司。改进并完善了亨生“十工头”的工艺特色,由其策划并制作的新款精工男服,开创出亨生独特的“青年派”服装版型,得到了业内人士首肯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重视对后继人才的带教,帮助公司培养了一大批新生代亨生技师。
查看更多
徐永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5月生,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师。1985年进入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从事中式服装制作,拜归顺元为师,全面掌握了苏广成衣铺的工艺精华,技艺精湛,技术全面。改变了过去中式服装的单一盘扣,创立了具有工艺性质的盘扣系列,产品有百余种,凸显了东方服饰的线条美和造型美。2011年5月在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举办的上海市职工岗位绝技高招活动中,获工艺师称号。积极参加各...
查看更多
孟玉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1月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行以来,一直从事汝瓷制作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创新发展工作,最擅长汝瓷硅酸盐理论和工艺的研究。掌握了汝瓷釉面呈色的最佳釉料配方,烧制过程的合理升温曲线,窑炉内氧化、还原的气氛控制以及最恰当的冷却速度等技术,并撰写成《关于汝窑天蓝釉的初步探讨》《汝瓷天青釉乳浊化机理分析》等文章,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专业杂志或在国家陶瓷年会上宣讲。作品造型规...
查看更多
朱文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9月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汝瓷烧制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雷玉斋学习汝瓷烧制技艺,后来经过不断学习,于1987年研究成功汝官瓷天青釉的配釉及烧制技艺。多年来在不断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釉料分析、釉色变化、器型特点、烧成火候、温度的科学把握以及宋以后各个时期汝瓷的风格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掌握了汝瓷烧制技艺的全部要领。作品线条柔和流畅,造型简约大气。在汝...
查看更多
孙建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0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开始从事陶瓷研究,1979年借调至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参加恢复建窑项目,不断改进配方和烧制工艺,恢复了传统的制作技艺。研制出金兔毫、金油滴、鹧鸪斑等三十余种建盏,再现了千年古窑建盏的神奇魅力。“仿宋建窑油滴天目盏”“仿宋建窑兔毫天目盏”“油滴天目龙虎茶具”三件(套)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曜变天目茶碗”和“油滴天目茶碗”被中国工...
查看更多
1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