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韩富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7月生,2017年1月去世,山西省寿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寿阳爱社)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16岁跟随祖父、父亲开始学习傩戏,并跟随傩戏班社进行节俗演出。1963年开始整理爱社的舞蹈动作,随后又学习傩戏的打击乐器以及鬼傩面具的制作工艺等,成为韩沟村第四代爱社“全把式”及傩俗活动召集组织者。曾多次率领傩戏班参加街头文艺巡演。1985年配合县文化馆搜集整理爱社资料,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2008年为中国傩戏...
查看更多
石春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2月生,2015年5月去世,安徽省怀远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蚌埠花鼓灯)代表性
传承
人。1962年,拜“小红鞋”杨再先为师,一年后下场玩灯。融会“小红鞋”杨再先和“小白鞋”郑九如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舞蹈时上身前倾,抖肩退步前行,用腰带动胯部自然晃动闪腰出场,始终表现出妙龄少女羞涩的微笑。在灯歌演唱中,十分注重从当地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和戏曲曲调中吸收营养。1987年,与其他老艺人一起...
查看更多
唐守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2年9月生,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高台狮舞)代表性
传承
人。1955年跟随高台狮舞传人唐万古、唐世锡学习高台狮舞的表演以及狮子的扎制技艺。从事高台狮舞表演五十余年,并主持高台狮舞唐家班事务三十余年,表演技艺娴熟高超。表演的高台狮舞高、惊、险、奇,地面狮舞滑稽、幽默,还在表演中模拟狮子等动物或者人的动作,创编了蹬黄冬儿、打羊角桩、鹞子翻叉、扯链盖拐、狗连裆、海爬狗、翻天印、黄龙缠腰、懒牛困塘、人骑人等...
查看更多
文琰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月生,广东省深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对醒狮和武术有浓厚兴趣,1947年拜七星狮传人焦贤为师。在焦贤师傅门下苦练数十年,掌握了七星狮舞的各种套路和舞蹈动作,并熟悉伴奏鼓乐及锣、鼓、镲等各类乐器的应用。2006年街道成立醒狮训练社,在松岗本地招收新学员传授七星狮艺,并积极参加各项醒狮活动和表演,在香港等地区和英国、荷兰教授学徒多名,使七星狮舞技艺得到更好的
传承
与发展。
查看更多
李道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51年10月生,河南省沈丘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槐店文狮子)代表性
传承
人。12岁起陆续随著名舞狮艺人学艺。1963年拜李道凯、马文山、李尊三为师学习狮舞,1965年师从刘义生、马学贤学习麒麟舞,1967年师从倪大个、刘保光、李大志学习独角虎舞。2001年任东关公义文狮会社舞蹈教练,2009年至今任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会长。掌握狮舞、麒麟舞、独角虎舞技艺,舞时以鼓点振节导乐,在“麟鸣”“狮吼”“虎啸”中表演得惟妙惟肖,曾...
查看更多
李金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月生,河南省巩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小相狮舞)代表性
传承
人。13岁起陆续随著名舞狮艺人学艺。1971年拜崔西金为师学习狮舞地台套路,1977年拜杨西轩为师学习小相狮舞高台、高空套路,2002年任巩义市小相狮舞艺术团团长。26岁时已形成个人高空狮舞技艺风格。表演以“高、难、险、奇”著称,其中狮尾蹬空、双跳独立等技艺令人叹服,动作顽皮诙谐,表演自然大方,能充分表现出狮子的威武和矫健。2008年获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谢达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7月生,2019年5月去世,江西省信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古陂蓆狮、犁狮)代表性
传承
人。13岁开始跟随氏族蓆狮表演老艺人谢德超学习蓆狮制作、表演。年轻时以舞狮头为主,是蓆狮表演的主力军。能制作全套蓆狮表演道具,并胜任蓆狮舞蹈多个角色,表演功力深厚,舞蹈动作有力,简洁大方。由于蓆狮插有香火,表演时承受大量烟熏,需要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在其努力下,蓆狮表演一度在赣南大地声名鹊起。多次开展蓆狮
传承
活动,已授徒数十人,并传授...
查看更多
孙炳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2014年4月去世,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马桥手狮舞)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手狮舞,青年时就参与扎灯和舞狮活动。在手狮舞整理、恢复过程中,负责手狮制作、舞技传授和锣鼓音乐配合基本原理传授,熟练掌握手狮舞的全部动作,通过翻、滚、爬、跳、跪、坐、转、躺等系列动作,表现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数十年来,坚持参与手狮舞活动,传授技艺,逢年过节或庆典活动中频频亮相,深受群众喜爱。1992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马桥...
查看更多
杨敬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代表性
传承
人。1984年起,师从白纸坊太狮舞第六代传人刘德海学习表演技艺。继承发扬舞狮凶猛刚勇、形神兼备的特点,与狮头默契配合,体现出“以形传神,动静相依”的效果。1987年至1993年,连获七届龙潭杯全国民间花会大赛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冠军。1997年获第一届全国龙狮锦标赛冠军。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联欢、香港回归联欢等大型活动表演。2011年与人...
查看更多
蔡沾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5月生,2013年10月去世,广东省中山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六坊云龙舞)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在六坊村受到云龙舞传统风俗熏陶,特别是受到舞云龙的叔父影响,14岁开始接触云龙舞,即产生浓厚的兴趣。坚持参与每年春节村内举行的云龙舞传统巡游活动。1959年开始跟随六坊云龙舞表演队伍到各地参加各种大型表演活动。积极跟随老前辈学习舞龙技巧与云龙龙身扎制技能,参与各项活动的组织、日常排练、道具管理,以及对年轻人的培训等,并系统整理...
查看更多
1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