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应如何提振内生动力、延续文脉乡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给出建议。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展示吸引了一些市民的驻足观看(摄影:王秋兰)  探索“非遗”扶贫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则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使其成为文物,“对可以制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席和玉在做绣活 (红安县文化馆供图)    2月1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红安绣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在武汉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一名5斤多的健康女婴,母女平安。一时间,这位高位截瘫的非遗传承人收到了圈内绣娘、专家及社会各界的祝贺,她与红安绣活的一段情缘,以及红安绣活的保护、传承也再一次受到大家关注。    红安绣活的一张“名片”    席和玉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17岁时,一场意外改变了她的人生。1994年,她不慎从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3月9日,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献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14个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朝鲜族农乐舞、藏戏、侗族大歌等的文献300余种,以及相关音像视频,供广大观众参观、欣赏、阅读。    全国少数民族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就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展开一系列交流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小歌手在唱山歌(摄影:黄艳梅)  广西官方3月9日向媒体介绍,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将在全区组织430多项文化活动。广西着力把“三月三”打造成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全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对国内外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嘉年华。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区内的壮、汉、苗、瑶、侗等各族民众都会欢聚一堂,举办唱山歌、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舞春牛、师公戏等民族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12岁的麦尔丹·艾力是乌鲁木齐39小学的学生,经过两年学习,他已可熟练地弹奏热瓦普(维吾尔族弹弦乐器,木卡姆伴奏乐器之一)。  麦尔丹·艾力说:“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而且热瓦普音色明亮,很好听。”  两年前,麦尔丹·艾力加入了学校的“十二木卡姆乐团”,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两小时是他的练习时间。“我不仅学会了热瓦普弹奏,还会弹奏都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木卡姆伴奏的乐器)。”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诗、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艺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编者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先后于2017年3月3日和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两会期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引起代表、委员热议。高培芬委员:既要传承,更要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高培芬长期从事古琴的教学研究工作。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保护体系,加强行政监管职能”的提案。她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她提出,应将优秀的“非...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的“两会时间”开启,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提案与观点陆续呈现,如何通过艺术的力量迎接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代表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实践的视角为国建言献策?以下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学委员会导师、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的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文化自信来认识”。提案内容: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非遗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护非遗文化,是我们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3月7日,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就举办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京召开部省市联席会议,听取第六届国际非遗节前期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审定并原则通过总体方案,决定将本届国际非遗节作为首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于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丁伟,副省长杨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办好国际非遗节这一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查看更多
论坛
古村落旅游开发急需批准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2012年开始评审,已经评了四批,共有4153个传统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是从200万个自然村里挑选出来的各地传统村落的代表,可以说,这是传统村落现有的精华。这些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史留下的一笔遗产,包含非常丰厚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但是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有了名分,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我们并不反对古村落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