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我在国图修古籍”——文化脉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④
2017.02.23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的代表性
传承
人杜伟生(资料图片)古籍修复师谢谨诚正在修复严重破损的西夏文古籍(摄影:张贺) 2月17日,在国家图书馆南区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国家古籍馆馆员谢谨诚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白色的纸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堆破碎不堪的黄色纸片,上面的文字看似汉字但又明显不是。谢谨诚用小镊子轻轻夹起其中三张碎纸片,上下左右地摆了一会儿,一张书页的模样大致出来了。“从破损的边缘看,这三张可能是一页,所以先放在一起。但也说不好,毕竟这是...
查看更多
当代戏曲编剧的文化自信
2017.02.23
论坛
《紫钗记》剧照《南柯记》剧照《牡丹亭》剧照《邯郸记》剧照 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脉”,其
传承
与发展的成绩如何,关键表现在是否能创作出融本土戏剧艺术美学风格和时代审美趣味于一体的、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又契合当代意识的作品。作为综合性极强的戏曲艺术来说,这要依靠编导演、音乐、舞美各个方面的努力,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决定这个作品良莠精粗的初始,“一剧之本”的作者——编剧的作用尤其重要且无可替代。因此,当代编剧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了解和把握传统...
查看更多
深化人才培养 适应时代变化——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会诊非遗保护难题
2017.02.22
专题报道
随着国家各项非遗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非遗已成为社会热词,自然也是今年各地“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呼吁将非遗相关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重申教育是保护
传承
非遗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力争在传统技艺的发展史上留下当代人的足迹。 教育是保护
传承
非遗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一些省份的政协委员各自以联名的形式提交了相关提案。 在云南“两会”召开前夕...
查看更多
北京牙雕最后传人 新晋的大师 不明的未来——中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
2017.02.22
专题报道
牙雕大师李春柯(摄影:崔峻)经过9年的磨砺,郭辰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拿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从2017年的2月17日这一天,他成为了人们口里的“大师”,一名29岁的大师。 但是,对于未来,“大师”的名号却未必能够给这位年轻人未来的事业带来一片坦途,就像他的小伙伴在欣喜中的自嘲:“我们不会刚当上大师,就得转业吧。” 矛盾的心理源于他从事的专业——象牙雕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中国将在2...
查看更多
翻动皮影 行走天地——一位青藏高原河湟皮影艺人的使命
2017.02.22
人物
农历正月初六,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加克村寒风瑟瑟,天空瓦蓝。午后,64岁的皮影艺人张占保一声高腔叫板,二胡唢呐和锣鼓声响彻村庄,村民们瞬间聚拢在了皮影幕布前。这个荒凉偏僻山村的农民们,依然坚守着“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的传统信念。张占保讲述河湟皮影的特点:虽然外地的皮影人物做的是一米多大的皮人,可是跟青海的皮影人物相比,在精致程度上、选料上、加工上都比不上青海的皮影人物。青海的皮影人物只要认真做出来,将颜色上好,就是一件非常美丽的艺术品。(摄影:赵玉...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2017.02.22
论坛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我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
传承
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尊重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
传承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为文化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受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也存在对文化生态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因此,从宏观层面,积极探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
查看更多
泉州提线木偶的传统与
传承
2017.02.22
论坛
泉州木偶戏《赵氏孤儿》剧照 资料图片 多年前,笔者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传统是相对的,创新是绝对的。”拿泉州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来说,究竟多少年以前的东西才算是传统的? 最近十余年来在国内获得好评的几台泉州提线木偶戏,如《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不论在木偶形态、舞台样式、观演关系等方面,都不同于新中国成立时的剧目,可是人们非但没有谴责这些剧目背离了传统,反而认定它们继承了传统。 问题就在于传统是相对的。上述三台剧目,采用的是泉州提线木偶戏的“第...
查看更多
传承
艺术才是最好的追忆
2017.02.22
专题报道
唯有一代代人接续对艺术的虔诚,不叫“世间再无梁山伯”,不让越剧经典变成“绝唱”,给更多人以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这才是对“化蝶而去”的艺术家最好的纪念。 日前,93岁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逝世。媒体报道,范瑞娟的家属和弟子遵从老人遗愿,低调处理后事,不举办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不接受媒体采访。 尽管家属和弟子力求低调,但沪上各大媒体还是争相推出大篇幅报道,向海内外传递这一信息,网上旋即出现海量悼念博文和跟帖,“梨园痛失巨擘...
查看更多
高密“非遗”
传承
人:异域寻“灵感” 致力传统“手艺”走向国际
2017.02.22
专题报道
具有吉祥、富贵、招福、招财等寓意的剪纸作品。沙见龙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剪纸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齐秀花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聂臣希的鸡年春节没能在山东高密同家人一起欢度,而是为了让自己的非遗“手艺”走出国门“奔波”在瑞典,展示着传统的中国民间非遗技艺。 山东省高密市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高密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还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齐秀花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剪这些形状、姿...
查看更多
越剧“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逝世
2017.02.21
其他新闻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
传承
人、越剧“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因病于2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范瑞娟,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县黄泽镇。1935年4月18日,范瑞娟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后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5年,范瑞娟携手袁雪芬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首创越剧“弦下调”,为越剧剧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范派”表演艺术。1953...
查看更多
1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