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3)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细说春节传统习俗
2017.01.25
专题报道
蔚县剪纸 作品《鸡》一、春节概说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古称“元旦”、“元日”、“岁首”、“新年”等,俗称年初一,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
传承
的探索——浅析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
2017.01.23
论坛
摘要: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保护与
传承
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趋势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相互抨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日益流失和消亡。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传承
与发展的探索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着教学的
传承
功能,保护与
传承
着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推动着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跨越了千年历史的波涛,作为“人类活态文化财产”的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一直在
传承
、创新、发展着。它以一种可视的、活态...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性别平等——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书的讨论
2017.01.22
论坛
摘要: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起草者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立场迥异,导致这份2003年出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性文书出现了性别盲区,进而引发了性别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边缘化。这种背离于社区文化
传承
中多样、活跃的性别实践现状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文化参与的性别失衡与将性别等同于女性的简化认知倾向。学界对这种背离引发后果的持续批评,以及 2008年后性别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体战略框架中所占权重的改变,促使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2016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事件揭晓
2017.01.20
其他新闻
参加中央美院研修研习培训的学员在结业展上向观众讲述自己的剪纸作品 摄影 王学思(中国文化报记者) 近日,由中国文化报与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2016年度非遗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推荐候选名单、微信微博网友投票等环节,评选结果最终揭晓。 2016年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许多非遗保护工作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文化报道领域的专业媒体,中国文化报一如既往在2016年追...
查看更多
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2017.01.19
论坛
受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影响,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新文化的同时,也在消解旧的文化传统。在此背景下,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不失其本,又能紧随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就必然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落实大政方针的现实需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求,是保持文化多样的本质需求,是群众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非遗保护
传承
的内在需求。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才有利于非遗
传承
和发扬光大,如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等,至今依然生...
查看更多
江西出台振兴地方戏曲实施意见
2017.01.19
其他新闻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振兴江西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将加强戏曲院团自身建设,构建戏曲艺术保护
传承
工作体系,完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江西省将实施国有戏曲院团评级制度,加强全省...
查看更多
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青海果洛
2017.01.19
其他新闻
记者18日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了解到,《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已获文化部批复同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全面铺开。 果洛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头地区,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中提到的风物遗迹在此富集,使其素有“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之称。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部门对果洛境内的格萨尔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对遭受破坏的自然、人文遗迹展开抢救性保护,并通过藏戏、说唱等形式不断
传承
、演绎...
查看更多
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2017.01.19
通知公告
办非遗发〔2017〕1号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教育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该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各地文化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指导下,得到了参与各方的欢迎和支持。57所参与高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班160余期,加上相关延伸培训,培训学员近万人次。参训学...
查看更多
专家共话:牛郎织女传说保护
传承
2017.01.18
其他新闻
1月7日至1月10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山东省沂源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沂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就牛郎织女传说在当下的研究和
传承
进行了研讨。 沂源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淄博市,因沂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自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沂源的山水之中,在民众中口耳相传,成为沂源最具影响力的风物传说。2007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
查看更多
做坚定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者——2016年度木偶皮影艺术形势分析会综述
2017.01.18
专题报道
木偶剧《赵氏孤儿》剧照 1月4日,文化部艺术司组织召开了2016年度木偶皮影艺术形势分析会,会议邀请木偶皮影界专家学者对2016年和现阶段木偶皮影艺术的总体发展形势、存在问题等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木偶皮影艺术工作者认真抓创作、育英才、重交流,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的支持下,他们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做坚定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者,努力出精品,培养专业人才,把中国木偶皮...
查看更多
1
1461
1462
1463
1464
1465
17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