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展示非遗事业发展成就、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加强非遗业界交流合作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意义。今年,聚焦“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各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了近万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些活动遍布城乡各地,融入各类场景,线下线上联动,吸引广大民众和海内外游客感受非遗里的魅力祖国、美丽中国、尽责大国,亲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亲身感受非遗在新时代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百姓民生的生动实践,共享共创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充分认知非遗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惟妙惟肖的凌源皮影,到诙谐幽默的东北二人转;从欢天喜地的复州鼓乐,到古朴神韵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漫步辽宁,一项项非遗承载多彩文明,连通民族血脉深情。多年来,辽宁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蓬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机制有效运行,活化实践方式日益丰富。 “非遗+”融入生活形成当代价值 为了留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辽宁省自2005年起便着手开展相关保护工作。近几年,辽宁实践“两创”方针,逐步形成“非遗+”发展新模...
查看更多
论坛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门独立画种,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曾在稳定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凝聚力和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的“版印春秋——中国美术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从馆藏作品中精心遴选出120余件纸本年画和部分原版,以“神祇”“愿景”“节令”和“戏出”四个主题展现年画艺术丰厚的历史文脉及其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从雕版印刷的视角,挖掘年画艺术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文化铸魂,旅游兴业。眼下,随着各地不断创新人们看见非遗的方式,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渐入佳境,但如何深度融合仍是重点和难点。本期聚焦四川、江苏、浙江三地“非遗+旅游”的探索与实践,一窥当前“非遗+旅游”发展现状,发现更美的乡村、更富的农民,同时探讨难点和瓶颈问题。 江苏现有各类非遗资源项目超2.9万个,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2个、国家级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文化铸魂,旅游兴业。眼下,随着各地不断创新人们看见非遗的方式,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渐入佳境,但如何深度融合仍是重点和难点。本期聚焦四川、江苏、浙江三地“非遗+旅游”的探索与实践,一窥当前“非遗+旅游”发展现状,发现更美的乡村、更富的农民,同时探讨难点和瓶颈问题。 非遗走入当代生活,搅动一江春水,丰富了乡村文化色彩,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在四川成都蒲江县,曾经的贫困村落因一口明月窑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何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围绕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一系列问题,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约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地方领导展开三方笔谈。 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王晨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何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围绕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一系列问题,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约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地方领导展开三方笔谈。 让非遗“火”起来,融入当下更多人的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代的“世界性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遗产政治学的色彩。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强力推动的“非遗保护”包含着在世界彰显“东方价值”的战略意图,取得了伟大成就。然而,从学科角度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关涉的范围宽,边界广,内涵多,形式杂,与相关学科交错、交叉、交集现象严重。如何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性,需要在方法论,尤其是在方法上有所侧重。面对当今学科细化的趋向,整合性的方法特别值得提倡,比如博物民族志。 【关键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抖音、快手、酷狗、微博8家网络平台共同承办的“云游非遗·影像展”正在各平台展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带来的“非遗热”添上了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笔墨。 在短视频、直播以潮涌之势席卷现代人生活的今天,借助影像浏览、话题讨论、直播互动等方式提升非遗传播力度可谓应时之举。据统计,“云游非遗·影像展”自2020年开办以来,全网曝光量累计超58亿,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今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传统文化中最鲜活的部分,是延续世界文明、赓续全球文脉、推动国际文明交流与进步的重要基石。 潍坊市是中国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发源地、传承地和发扬地,被列为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2021年因其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荣膺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去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功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文化处的支持下,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