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品美食、买手造、看展演、逛美景……4月1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清风湖广场,一个黄河大集就能体验九曲黄河沿岸的各种文化。黄河大集暨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作为黄河文化论坛系列配套活动之一,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黄河文化之美。 一步入广场,熟悉的豫剧《穆桂英挂帅》就传入耳中。为了让沿黄九省(区)的灿烂文化活态展示,黄河大集特别设置了演艺区,河南豫剧、川剧变脸、山西团扇、陕西秦腔、山东吕剧等沿黄九省(区)特色文艺表演在这里轮番上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十二届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与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科大举行,研修班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之一,由中科大主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部——中科大文房四宝工艺传承基地、中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承办。 中科大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安徽省文旅厅非遗处一级调研员彭正阔、中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教师代表学校科技史与科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天津市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升天津市研培计划工作水平,总结研培计划成果,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学习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分别介绍本校研培实施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参会人员围绕下一步研培计划有关工作建议交流发言,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马...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4月19日上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寻老字号创新转型成功之道,调研推动北京非遗传承发展”到大兴区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主题教育市委第十巡回指导组组长李永生及巡回指导组全体同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班子部分成员,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4月19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作举办的2023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启。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以“如意甘肃·乐享非遗”为主题,组织甘肃省具有代表性和拥有较强实力的6家非遗领域企业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活动。来自甘肃的千余件非遗产品亮相维多利亚港湾,甘谷麻鞋的质朴、庆阳香包的华丽、程氏烧酒的清香、卓尼洮砚的青绿、裸眼3D的炫酷、电子游戏的惊艳……甘肃参展企业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恢弘气势,蓄势待发。 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高唱颂歌、乐舞敬拜,向世界昭示,炎黄子孙同文同种,同根同源。 我们有着割不断的血脉,纵使天涯海角海枯石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情相依,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我们心相连…… “三月三拜轩辕”是远古的呼唤 全球瞩目的“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即将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 届时,将有21响盛世礼炮直冲云霄声震九天...
查看更多
要闻
4月20日下午,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在新郑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作演讲交流。河南省政协主席孔昌生致辞。 孔昌生代表主办单位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说,黄帝文化论坛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部署,深入挖掘黄帝文化的丰富内涵、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推动黄帝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期待黄帝文化论坛充分发挥重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4月18日,由陕西省文化馆、未央区教育局、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未央区文化馆、未央区大白杨小学承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未央特色文化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未央区大白杨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指示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基因,进一步丰富...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民间年画《三顾茅庐》是对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故事的图像再现。由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文化习惯、艺术观念、个人喜好等主观性因素的参与,以及故事内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客观演变与异化,使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错位”,图文关系由理论上规范的单向“文主导图”变为动态的双向“文图互动”。从图文关系的角度分析图像对文本的摹仿与重构,以此挖掘“文图互动”现象的生成动因,以揭示民间美术图像叙事的独特性。 【关键词】三顾茅庐;民间年画;图文关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1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10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稳步推动实验区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保护先行 留住发展空间 “民族文化需要有人传承,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让非遗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在锦屏县,非遗传承人李开琼边说边忙着锻造着手中的银饰,从她手里锻造出的银饰,结合了传统意象和现代元素,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