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近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1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功入选,具体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类别。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790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17名、自治区级623名、市级334名、县级716名。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成功认定,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为我区非遗名录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近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1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功入选,具体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类别。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790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17名、自治区级623名、市级334名、县级716名。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成功认定,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为我区非遗名录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培训暨浙江省非遗工坊联盟成立活动在杭州桐庐举办。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与全省各市文广旅局分管领导、非遗处长、中心主任,各县(市、区)区文广旅局分管局长、科长(非遗中心主任)及100家浙江省非遗工坊代表等近400人参加活动。活动还邀请“非遗里的中国”专题馆设计师、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专家、抖音头部创作者,针对非遗馆与博物馆差异化发展,AI技术在非遗新场景、新业态中的运用,非遗新媒体传播开...
查看更多
春风托纸鸢
2025.04.01
专题报道
“纸鹤扶摇上,青云路路通。放飞绿空境,耄耋变儿童。”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地的风筝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版通过盘点非遗技艺,展示各地风筝的特色,带领读者感受风筝背后的精巧技艺和传承创新。 北京风筝哈:沙燕一瘦惊天下 中国文化报记者  李雪 “进北京,逛厂甸,玻璃琉璃大沙燕”。歌谣里的“大沙燕”是北京...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如何让千年史诗焕发新机,曾是《玛纳斯》传承保护亟待破解的难题。如今,新疆通过立法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精准回应。 3月26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其中明确提出,要“合理利用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鼓励开展文学、舞台艺术、美术摄影、影视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等。《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查看更多
要闻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萦绕耳畔,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映入眼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村民们用婉转动听的歌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摄影:新华社记者 燕雁)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什么样的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可梳理为“为什么保护传承”“保护传承什么”“怎样保护传承”三个方面。 【关键词】习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18日上午,2025年甘肃非遗进景区、进社区展演系列活动在天水市启幕,以陇原多彩非遗为甘肃文旅市场持续繁荣增添浓墨重彩的“非遗力量”。 甘肃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陇原儿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甘肃省共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9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几天前,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永乐江镇新丰村的李仁从工作地深圳返回家乡,为了奔赴一场热闹的春日盛会——安仁赶分社。“在我的家乡,一年一度的赶分社比春节还要热闹,这几年,我每年都回来参加。”李仁说。 安仁赶分社的“分”,即春分,“社”即“春社、社日”,赶分社即在春分、社日期间,祭神农、祈谷丰、兴药市,是安仁上千年来世代相袭的民间传统。它完好地存续着春分祭神祈谷的传统,是民间春分节令习俗的活化石,有着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民间医药学价值。2016...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四川非遗馆内,传承人正在进行技艺展示 作为我国第一个建成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简称“四川非遗馆”)是四川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传承实践集中展示的主平台和总阵地。自2022年常态化开放以来,四川非遗馆以创新和传承为核心,累计接待观众265.3万人次,组织活态展演、专题活动超200场次,成为巴蜀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立体展示窗口。 创新展陈理念  打造活态传承标杆 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