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国文化聚力、文化张力、文化实力所彰显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种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树立起贫困地区的文化自信、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将使文化自信更加完...
查看更多
“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289艺术园区开幕
地方新闻
潘柏林牛年生肖新作《闲情乐》 南北非遗“对话”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展区 传承古意,绽放新枝。近年来,广东抓住数字文化崛起良好时机,加强智慧融媒赋能,不断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向前迈进。 2020年12月28日,“活力绽放——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未来十年,粤剧保护如何做?粤港澳三地齐献策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下,“2020粤港澳粤剧保护成果总结大会”于12月27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承办,广东粤剧院、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政府、粤剧保护单位、演出单位、粤剧文化生态保护区、私伙局等代表,粤剧代表性传承人、港澳粤剧名人等出席活动,共同总结过去十年粤剧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各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沪文广影视规〔2018〕1号)的规定,经各区、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复核审议等程序,市文化旅游局认定了第六批上海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雕版印刷技艺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是江苏省扬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雕版印刷技艺古称版刻、梓行、雕印等,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板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图文转印于纸张的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相对固定于某一个地方或民族的状况一去不复返。经“遗产化”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源于地方而超越地方,一跃成为一种流动的公共文化资源,不仅作为文化地方主义的源泉,更以民族国家文化遗产的身份,促进世界多元共生文化生态的建构。公共民俗学长期致力于社区传统民俗文化公共实践,坚守民间立场,在对文化遗产的记录、教育、评估、展演与开发等一系列环节中,具有一套实用技术与丰富经验,并以其公开的自反性批评传...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 直播时间:2020年12月28日 15:00 - 17:00 直播嘉宾: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张旭霞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9期:2020年12月14日—27日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 ▲ 全国“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上海举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以中国浙江龙泉一带的瓷土、紫金土、石灰石和石英等为原料,以手工拉坯成型技术、家传配料方法,用窑炉高温(1310℃左右)烧制青瓷的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一、历史渊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70天、7省区、8场大型直播,搭乘“‘春雨工程’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11月17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了!”在12月5日举办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文化馆音乐干部阿铁说日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的文旅志愿者代表,激动地感谢党和政府,以及那些为脱贫事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