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圣诞树装饰玻璃珠的手工吹制技术”制作出经过手工镀银、着色和装饰的珠子。作为北波西米亚克尔科诺谢山和伊泽拉山区的重要文化元素,该传统技艺通过家族世代相传。库哈维(Kulhavý)家庭作坊在该技艺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在经济转型中幸存下来的唯一小型作坊。在关于传奇高山统治者克拉科诺什(Krakonoš)的民间故事中,经常出现此类圣诞节装饰品的制作。
查看更多
太极拳
2020.12.2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太极拳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 该遗产项目自17世纪中叶在温县陈家沟村形成以来,世代传承,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该遗产...
查看更多
细密画艺术
2020.12.2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细密画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涉及在书籍、地毯、纺织品、陶瓷以及其他媒介上设计和创作微型绘画,绘画颜料通常由金、银和各种有机染料制成。细密画最初主要用于书本插图,经过后期演变,如今在建筑领域和公共空间装饰中也有其身影。这种传统工艺一般通过师徒关系传承,它同时还是社会、文化身份认同的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赛骆驼是一种在相关社群中很受欢迎的习俗。参赛骆驼根据品种、原产地和年龄选出,接受特殊饲养和训练后方参加比赛。比赛在特殊设计的场地上进行,每轮通常有15-20头骆驼参加。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模仿和口头传承获得。赛骆驼在贝都因社会中的重要性与骆驼在沙漠环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萨杜(Al Sadu)编织是指贝都因妇女制作的传统纺织品,阿拉伯语“萨杜”指横向编织。它是使用天然纤维在地织机上制成的经面平纹织物,所得布料编织紧密、经久耐用,其图案常体现沙漠环境。萨杜制作工艺的主要传承者是年长的贝都因妇女,她们在技能传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今,萨杜作为功能性物品的作用下降,变成了深厚传统和文化的载体。
查看更多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埃及手织品萨伊德(Sa'eed)的制作是一个工艺精巧的复杂过程,包括从准备织布机到穿线、编织,再到最终成品等一系列的步骤和技术。虽然古老的基本技术原则一直沿袭至今,但工厂用料逐渐从昂贵的绢丝转向棉纱,宽幅织机也取代了小型窄幅织机。尽管这项传统实践是群体认同和自豪感的源泉之一,但仍然面临着许多威胁,导致对它的重视和传承不够。
查看更多
资讯
12月18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郑州举办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发布会,重点介绍太极拳申遗和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 自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悉心指导,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焦作市联合陈式、和式、杨式、吴式、武式、李式、王其和等太极拳七大社区共同开展申报工作。太极拳的成功申遗,是河南省第一次牵头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8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郑州举办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发布会,重点介绍太极拳申遗和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 自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悉心指导,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焦作市联合陈式、和式、杨式、吴式、武式、李式、王其和等太极拳七大社区共同开展申报工作。太极拳的成功申遗,是河南省第一次牵头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于北京时间17日晚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马六甲州对中国事务特使颜天禄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此次共同“申遗”堪称一大创举,有助于进一步加深马中两国文化交流。 民众扛着王船游境。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完整资料。身为勇全殿名誉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翔安后村送王船。(提供:厦门市非遗中心) 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送王船”),12月17日晚正式成为我国第42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12月18日召开的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新闻通气会上提到,这是我国首次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索出跨国联合申遗的厦门案例。 2011年,厦门市推动“闽台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