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人物
2017年9月,鞍山,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强撑病体,接受辽宁省非遗中心采录团队的抢救性记录,留下了长达5.5个小时的珍贵口述,这是单田芳留给书迷和时代的最后一次权威讲述。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单田芳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书接下回再难分解,行将谢幕微言大义。当时近身聆听这段珍贵访谈的人里,有位一直默默记录的人。单田芳说完最后一段人生感言后,独把他叫到身前,握着他的手用特有的沙哑嗓音说了三个字:“好好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争抓住未来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两大国家战略在河南互相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今后中心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2019年12月13日、2020年1月3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在职职工大会,分两次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纲要》《河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等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重...
查看更多
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联盟成立
专题报道
浙江省嵊州市城北小学演出的乐曲《我家有个小九妹》 “我一定要参加表演!”这是上海市青浦区崧文小学“崧雅”江南丝竹乐团一位小团员的迫切心声。眼看就要登台表演了,可这名孩子这些天一直发烧不退。家长和老师都劝她别登台了,她却执意要上。 孩子如此看重的演出,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徐汇区教育局委托徐汇中学牵头组建的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联盟成立仪式暨展演。两年来的学习和排练,已经让孩子深深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果说近年来非遗展览的主要话题是“走进现代生活”,应当是没有争议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围绕“京津冀非遗联展”,从2016年的“匠艺致美”到2019年“寻匠务本”,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本文由2019年展览中的一个独立展示单元的工作手记辑录而成,客观呈现了非遗保护单位在推动项目发展中的思考过程。 策展手记 2019年“京津冀非遗联展”再次轮值至天津时,作为专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单位,应当如何引领...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各级政府对文化、对戏曲的建设和发展也有了高度的认识和重新的定位,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戏曲的创造力、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产业不断变革,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逐步向戏曲的传播、传承等方面渗透,给传统戏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网络直播+戏曲”的...
查看更多
人物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摄影:赵梵汐) 各有绝活的文武场 法鼓外出表演称为“出会”。出会的时候,按既定路线沿途行进表演叫做“行会”,在固定地点的表演称为“设摆”。表演过程又分为两个部分:“文场”和“武场”。 文场指的是法鼓会的仪仗执事,杨家庄永音法鼓会出会表现的是太子出巡的场面,因此配有各种模仿皇家仪仗的华美器物。如:大纛、软硬对、灯牌、高照、串灯、九图灯、茶炊子、龙筲、衣帽箱等。各种执事雕...
查看更多
——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闻
1月3日至4日,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文化和旅游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1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文化和旅游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
查看更多
要闻
12月9日至14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了第14次会议。在为期6天的会议中,委员会的24个成员国盘点了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执行情况的最新发展成果,并对公约的执行做出了重要决定。 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促进《公约》设定的目标,为实践提供指导,并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措施上的建议。 例如,此次会议期间,委员会审议了列入《公约》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
查看更多
人物
2003年在云南乌蒙山区乡村考察 “在做剪纸相关的非遗工作中,我经历了三个繁忙的1000天,第一个1000个日夜是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二个1000个日夜是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村社调查。现在是我人生第三个1000个日夜,己经过去了一年多,还有二年要完成丝绸之路的剪纸调查,完成项目三本图书的编撰与写作。” 从85新潮走向民间 197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个时候,刚刚结...
查看更多
人物
她是《铡美案》中饱经风霜、忍辱负重的秦香莲;她是《平城赋》中雄韬大略、刚毅果敢的冯太后;她是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传承人张彩平。舞台上,她演尽了女子的万般风采;生活中,她如邻家姐姐般朴实亲切。 由于自身条件好,小学时张彩平便成了学校宣传队队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演出。上世纪70年代,北路梆子势头正盛,一个偶然的机会,刚满12岁的她进入了原雁北戏校北路梆子专业学习。 1982年,刚刚毕业的张彩平参加山西省青年演员评选演出,获得全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