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编者按:光山花鼓戏是流行于信阳市一带的戏曲剧种,是光山县特有的民间艺术,2014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两名花鼓戏演员给总书记现场表演了一段新编花鼓戏,赢得热烈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图片: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咱老百姓心里好喜欢。党中央号召来扶贫,中办来到光山县。干部群众齐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扶贫像绣花,贫困乡村换新颜……”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相关链接: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启动仪式暨开幕晚会在济南举办 非遗曲艺传承发展研讨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非遗曲艺 薪火相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参演传承人访谈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图集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
查看更多
论坛
在“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联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非遗曲艺传承发展研讨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管理者、工作者、传承人代表汇聚一堂,就《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贯彻执行恳切建言。 【非遗管理者、工作者谈】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李荣钢: 在政府、传承群体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山西曲艺人守阵地、强建设,多措并举开展曲艺传承保护。如山西省曲艺团每年演...
查看更多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观察
专题报道
连续5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94个曲艺项目、492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在山东济南各大剧场、书场、社区、景区和学校进行了128场惠民演出,惠及群众3.7万人,同时创下3000多万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4787万人次的直播观看量…… 这是9月10日在济南落幕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提交的一份“成绩单”。其实,一串串数字不仅体现出此次曲艺周活动的覆盖面之大、影响力之广,更折射出当前我国曲艺类非遗的传承活力正在不断增强、存续状态正在得到...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2期:2019年9月2日—9月1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2019年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扶贫”专题培训班在河北丰宁举办 ▲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查看更多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民族大联欢
要闻
9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炎黄广场举行,全国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齐聚黄河岸边,共享文化盛会。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郭卫平宣布民族大联欢活动开始,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运动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喻红秋致欢迎词,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徐立毅主持启动仪式。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重要活动...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十五贯》 1949年11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不久,全国戏曲工作的领导机构——戏曲改进局,就在文化部正式设立。延续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展的戏曲改革探索工作,和20世纪上半叶戏曲改良的各种艺术实践,以及近千年来国家在礼乐制度下对于戏曲艺术的管理传统,中国戏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新阶段。 以“改戏、改人、改制”为内容的戏曲改革,聚焦于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随着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社会各方面对非遗的传承发展给予很大支持。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不同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还需要解答各类问题。 2019年是粤剧、南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格萨(斯)尔》等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有4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查看更多
论坛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人心中富有诗意的节日。“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到中秋之夜,一轮圆月高悬碧空,亮如明镜,圆似玉盘,家家户户在庭院里边赏月边吃着月饼,亲情无限、其乐融融。 中秋节是一个整体,具有鲜活的生活属性和清晰的传统层次。先前解释中秋节的时候,着力于观照作为整体意义上的中秋节,着力于关注中秋节某个传统习俗的来龙去脉等方面,这是揭示中秋节传统意义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但是,中秋节的形成经历了长期而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