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人物
田隆信表演土家族打溜子(摄影:彭梁心) 祝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一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为采访田隆信老先生,我们驱车整整一天,终于到达了湘西小城——湖南龙山县。龙山,一块土家族同胞千百年来繁衍...
查看更多
人物
对生长在苗乡山寨的石丽平(右)来说,母亲带给她的“指尖记忆”弥足珍贵(摄影:周芳) 祝福: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精心创作了一件以母爱为主题、以石榴为图案元素的背扇作品,献礼新中国70华诞。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石丽平”这个名字很响亮——她是全国人大代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80后陈霈然来自“黄梅之乡”安徽安庆,严凤英等黄梅戏大师皆出自那里。和前辈们一生专注于传统戏曲舞台不同,陈霈然除了在剧场演出,还把“舞台”搬到了网上,在多个直播平台做起了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传播戏曲文化。 近几年,越来越多像陈霈然一样的戏曲人从线下来到线上——越剧徐派传人黄燕舞、广东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河北梆子梅花奖得主吴桂云等戏曲名家纷纷进入网络秀场并圈粉无数。 戏曲名家变身网络主播,趣谈梨园台前幕后,弹幕刷屏随时饱览鲜活...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0期:2019年8月5日—8月1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可爱的中国”系列短视频在北京发布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 2019苗族赶秋节在花垣县举行...
查看更多
浙江宁波积极探索文旅融合
专题报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8月5日、6日,由专家学者、作家、市民以及2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通过探访越窑青瓷之旅、镇海口海防历史故事之旅、宁海十里红妆之旅以及鄞州国家宝藏之旅4条非遗线路,实地感受浙江宁波文旅融合“非遗+旅游”让非遗“活”起来的魅力。 采风团走近宁波非遗,感受文旅融合的魅力 慈溪上林湖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之一,始于东汉时期的上林湖越窑青瓷...
查看更多
人物
7月21日凌晨5点,64岁的关金芳拖着行李箱走出她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家。历经汽车转飞机再转汽车,当天夜里10点多,关金芳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入住酒店。对此,关金芳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特别兴奋,因为她是前来参加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唯一的黑龙江民歌手。作为鄂伦春族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说,这一次不仅要把鄂伦春族民歌唱好,还要向专家、同行们汇报一下近年来发生在她所在的小村庄里的事情。 这个小村庄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
查看更多
论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近年来,得益于全国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一些曲种返本开新,以独有的大众性、通俗性、民间性重焕生机和活力。相关实践也提示我们,在曲艺传承发展中,诸如技艺失传、人才匮乏、观众流失等“旧瓶颈”以及传统如何融入时代等新命题,都需予以充分关注。 突破“旧瓶颈”,需要摸清家底。当前诸多曲种急需盘点家当,梳理人才、队伍、演出等方面现状。即便一些曲种...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挥非遗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
查看更多
成果展示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天津大学面塑制作技艺、木雕技艺培训班结业作品展”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图书馆展出。外展厅以木雕作品为主,内展厅则全部陈列面塑和面花作品。木雕的质朴配以面塑的鲜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民间技艺的精湛。 此次展出的面塑作品和木雕作品,全部由本次培训班学员创作。面塑班陈列的作品有山东经典的花馍“大圣虫”,有讲述民间传说的“钟馗嫁妹”,有...
查看更多
人物
陈长林,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发掘(打谱)《胡笳十八拍》等百余首琴曲,出版古琴文集、谱集(88曲)和DVD专辑(104曲)等,研制有古琴曲的电脑处理系统、古琴读谱奏乐显示等。 古琴文化的赓续与绵延,需要一代代人投入其间,需要不断有人为其注入新的时代意蕴和精神 大学时期由于生病暂时休学,我从发电专业转到新成立的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1956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