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囊谦县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
传承
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发展。汤堆村的藏族黑陶烧制工艺采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白色和红色陶土,加上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
传承
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发展。汤堆村的藏族黑陶烧制工艺采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白色和红色陶土,加上风化沙石研磨...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平塘县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现代生活的冲击,牙舟陶器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当前不少老艺人相继辞世或年事已高,而当地的年轻人又纷纷外出打...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稻城县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
传承
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发展。汤堆村的藏族黑陶烧制工艺采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白色和红色陶土,加上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
查看更多
唐三彩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洛阳市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的胎料以当地出产的白色高岭土为主。烧制上采用二次烧成法,先让雕塑坯胎成型干燥,而后入窑,以1000℃以上的温度素烧;再施以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烧成温度约在900℃左右。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在烧制过程中,釉...
查看更多
琉璃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是存续600多年的传统手工制作琉璃瓦当及其古建饰品的技艺。这一技艺源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大庄社区,由朱氏家族世代
传承
,在存续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传播到周边的兖州、邹城、泗水、滕州等地区。 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主要产品有宝顶、大吻、屋兽人物、方脊、沟头滴水、连砖、螭龙、望君归等,还有花草松竹等园林建筑饰品。该技艺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烧制工艺。其工艺流程包括选土制泥、做坯塑型、制釉、素烧挂釉、色烧等。首先选当地的白土、黑土、粉红色页岩石...
查看更多
凉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
查看更多
凉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
查看更多
凉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曹氏风筝工艺是根据清代《南鹞北鸢考工志》所记载的风筝图谱及歌诀在北京
传承
至今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总结出43种风筝扎、糊技法,并将工艺流程归纳为扎、糊、绘、放四艺,以风筝作为载体反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运用意象美学、拟人化和图案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 曹氏风筝是用竹子、纸张、绢、绸等材质,经过扎、糊、绘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该制作技艺具有选料精良、工艺细腻、色彩...
查看更多
1
859
860
861
862
86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