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一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5月生,浙江省文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习俗(太公祭)代表性
传承
人。刘伯温第二十世裔孙,从小参与当地的刘伯温祭祀活动。1985年恢复太公祭以来,积极参与活动,整理发掘明清祭祀典籍文献,走访在世前辈,逐步完善太公祭仪典。主持修撰《刘氏家谱》,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墓)文物保护和“刘伯温故里”建设等一系列以弘扬刘伯温文化为主旨的工作。精心培养太公祭
传承
人,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更多
杨建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代表性
传承
人。1956年开始接触打铁花艺人,不断了解打铁花相关知识。1979年拜打铁花老艺人李万发为师。1988年已能独自操作和组织表演,熟练掌握确山铁花表演绝技与相关知识。对确山铁花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恢复确山铁花古老的传统特色,包括古代祭祀活动、冶铁秘方,花棚按一元二仪四象五行八卦搭设等,均体现出道教文化特色和古代金属冶炼行业的文化特征,使该项目的传统文化形态臻于完备。20...
查看更多
梁尔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德县高台)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为梁氏家族秦腔、社火艺术
传承
谱系中第四代
传承
人。8岁跟随父亲学习秦腔、社火技艺,12岁已熟记所有传统社火脸谱,担任社火演员。全面掌握高台社火主题情节策划、高台芯子和道具制作、演员装扮、迎神祭祀、现场展演等技术。在
传承
传统人抬木芯高台社火的同时,引入现代机动车辆做动力和载体,使用钢管代替木芯制作高台社火支架...
查看更多
刘齐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1月生,湖南省涟源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珠梅抬故事)代表性
传承
人。珠梅抬故事第十七代传人。掌握并能完整演示抬故事全过程,创新抬故事形式,丰富抬故事内容,由
传承
下来的老式高低桩发展到现在的筒车故事、地故事、夜故事等。组织专家对多个故事和人物的妆容、服装、道具进行挖掘整理,形成了《抬故事资料》。自1980年起,每年组织参与近二十台故事,近几年每年增至四十到六十台故事。开班传授抬故事知识技巧,共培训一千多人次,形成了一支...
查看更多
李阳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南省汨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代表性
传承
人。长乐镇下市街故事会第十八代传人。6岁时便在父亲李端智创作的故事中做小演员,10岁开始跟随叔父李端信学习踩高跷,后师从李耀南、李长根、周金安等民间老艺人。踩高跷的最高纪录达4.2米,并能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同时,还掌握了得胜令、长鼓溜子、狮子滚球、金蛇狂舞、喜鹊噪梅五种打击乐套路和一百四十多个戏剧人物化妆技巧,以及四百多个历史典故...
查看更多
姚汝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11月生,江苏省金坛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金坛抬阁)代表性
传承
人。从小受父辈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参与庆祝金坛县公私合营金坛抬阁的出行表演。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恢复沉寂了五十年的金坛抬阁,努力进行金坛抬阁的资料收集、设计、制作,选拔培训抬阁及鼓乐表演人员,并于2007年7月后组织了《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等抬阁的展示、出行。后又通过交流、采访,不断发掘金坛抬阁的文化内涵,重新设计、制...
查看更多
郝来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8月生,山西省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峨口挠阁)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5岁开始登挠阁,8岁跟随老艺人郝喜官学习挠阁制作和各种表演技艺,十八九岁开始挠阁表演。能绑挠阁架、扎花草,懂八音,会指挥,扭挠阁步子轻盈、张弛有度,套路较多。多次带队参加各种旅游节、文化艺术节展演。多年来,一直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挠阁活动,成为峨口挠阁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每年元宵节期间上阵参加表演,空闲时间指导新人学...
查看更多
高裕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6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万荣抬阁)代表性
传承
人。18岁高中毕业后进入村文化剧团,负责道具制作及节目编排,开始对抬阁艺术进行研究和道具制作。1985年后,负责春节社火表演,其间拜老艺人王殿杰、王义平为师,投入到抬阁艺术学习、改进中来,并先后制作出许多别具特色的抬阁精品。作品构思新奇、设计大胆、制作精巧,节目推陈出新,曾带领西村抬阁队伍参加运城关帝庙会、北京龙潭庙会展演,均获金奖。每年...
查看更多
加火加木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4月生,青海省海晏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湖祭海代表性
传承
人。父亲是一位藏族民俗研究者。早年在父亲的引领下专注于藏族的民风民情,尤其对于青海湖祭海情有独钟,立志尽自己所能
传承
和弘扬青海湖祭海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1982年9月,在白佛寺剃发出家,系统学习藏文历史、宗教源流史等,并且开始青海湖祭海保护工作。为系统了解青海湖祭海习俗,走访、整理与祭海相关的历史知识、仪规、经文等,并撰写《祭海》一书,全面介绍青海湖祭海的历史渊源...
查看更多
张庆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欢音乐,自学笛子、二胡、扬琴、板胡、手风琴等乐器。1983年跟随父亲学习青苗水会音乐,掌握单曲道教乐曲“三嚷嚷”的演奏。1985年至1989年参加莲花山青苗水会,跟随赵世平学习青苗水会的仪规。1996年恢复了古取水程序,还将关煞取水偈语、献水神赞等内容整理汇集成三本毛笔手抄本。丰富道教音乐“三嚷嚷”演奏,增加了《担水曲》等五首...
查看更多
1
993
994
995
996
997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