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
2006.06.23
论坛
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 贾作光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艺术的传播速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国际文化艺术的往来、交流与传播,也随着时代的步伐加快,推动着不同国家、地区与民族文化艺术的借鉴、融汇和发展,势头锐不可挡。为此,在国际大家庭中,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须重视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在借鉴与汲取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
查看更多
关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2006.06.23
论坛
关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宋 蜀 华 一、文化生态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又称生态人类学(Ecologicalthropology),它着重研究人类群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把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视为特定环境条件下适应和改造的产物。因而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特点、方式及规律,并寻求合理地利用和改...
查看更多
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
2006.06.23
论坛
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杨宴君 在世纪之交的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全球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这些公约的通过,不仅为解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可能会导致文化同源的问题寻求保护措施,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对文化多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建了一个平台...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社会发展
2006.06.23
论坛
青藏高原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的保护与社会发展 谢 佐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曾是多民族先民生活繁衍之地。先后有戎羌、吐谷浑、吐蕃等古代民族为青藏高原的开拓作出了贡献。元代以来,在祖国大一统的民族大家庭中,青藏高原各世居的少数民族人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对青藏高原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早已为世人所注目,特别自中华人...
查看更多
赫哲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2006.06.23
论坛
赫哲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
查看更多
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民间舞蹈之我见
2006.06.23
论坛
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民间舞蹈之我见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朴永光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而言,我国当代民间舞蹈存续于三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承传的民间舞,学界通常称为原生态民间舞蹈;由职业舞蹈工作者经过收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教材,且用于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教学中的民间舞以及在民众中为了自娱或为了健身而普及的形态,可为次生态民间舞蹈;而为职业或非职业舞蹈工作者...
查看更多
蒙古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生态保护之再关注
2006.06.23
论坛
蒙古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 生态保护之再关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马铁英 蒙古民族在若干世纪中发展、演进的种族群系史实性研究及结题定论已作为历史文献,是被事实及民族学者群的史考研究证明了的。本文提及只是对民族群系研究范围及区域的限定,并无种族研究之意。 古蒙古人与宇宙、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细石坚砾、溯风浮云以及其它生物种群(牛、马、羊、驼、雁、树、草、花……)和谐共生。他们在与大自然相知相通相融的过...
查看更多
急需保护的我国之国粹国宝----藏戏艺术
2006.06.22
论坛
急需保护的我国之国粹国宝----藏戏艺术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志群 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风韵神奇独特、传统悠久丰厚、技艺瑰丽绚烂,不仅印证了世界智者的论点,而且还印证了它是藏民族文化和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戏剧)的杰出代表,以及它所具有的人文各个学科和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
查看更多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
2006.06.22
论坛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刘 祯 中国戏曲有丰厚的资源,自宋金时期形成迄今千余年,形态更迭不断,却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与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早已难觅其迹,只有被历史剥蚀的、残缺的石头剧场尚存一些痕迹,其艺术形态完全变成文本文献的历史记忆。中国戏曲则不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更迭递嬗、新陈代谢,由民间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迄“花雅之争”而出现地方戏蓬勃的局面。作...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图)
2006.06.19
其他新闻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本网讯)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艺术研究研究院主持召开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座谈会,于2006年6月14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各地代表性声腔剧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及北京、各地的戏史专家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期间,王文章院长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接受了与会代表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捐赠的戏曲音像、书法绘画、研究论著等资料,并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
查看更多
1
735
736
737
738
739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