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廿三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89)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809)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
查看更多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广西南宁市人,一级演员。曾从事戏曲表演、戏曲理论的学习、研究,后任广西彩调剧团副团长...
查看更多
岁时节日
2017.05.02
论坛
岁时节日,是传统中国人关于年度时间节点的专属概念,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岁时与节日连称,是同义反复,如果是对举,岁时与节日在时间节点意涵上分属不同的历史阶段,岁时是早期的以自然时序为核心,节日是后来的以人文时序为核心。如果以历史时代为界的话,汉魏以前属于岁时的时代,汉魏以后是节日的时代。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与人文传统,催生了中国民众特有的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的表述...
查看更多
专访安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先有
2017.04.27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图1:黄先有 黄先有,研究生学历,副研究馆员,曾任职于安徽艺术学校、省庐州艺苑、省文化厅机关服务中心、省艺术研究院,现任安...
查看更多
项兆伦副部长:关于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
2017.04.26
论坛
2017年4月21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上,发表《关于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 他指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
查看更多
为传统节日找寻“回家”的路
2017.04.20
论坛
【核心提示】在那些节日仪式和节日风俗中,凝聚着一些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和理念,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与意义,在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以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以活态方式延传至今,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
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的回归将为进...
查看更多
新媒体艺术:非遗传播的新手段
2017.04.19
论坛
覃京燕设计的智能服装作品《光影睡莲》,仿照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新媒体作为独特且最为先进的传播媒介,已成为传播机构或传播主体掌握、使用的,并有意识地将文化艺术作品和思想意识纳入其中的新形态。新媒体艺术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任何人均有公平获得信息的可能。新媒体艺术悄然地影响、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媒体艺术,除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化意义上...
查看更多
拓宽戏曲高水平传承之路
2017.04.19
论坛
戏曲“像音像”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一项重要举措,2015年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7年伊始,两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像音像”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是一项有着...
查看更多
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与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原创
2017.04.18
论坛
西北花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西北人民历经千百年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优秀
传统文化
,仍然鲜活而广泛地存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活态的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花儿是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多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地方性知识,彰显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花儿的强大传承倾注着以苏平为代表的西北各民族民众和艺术...
查看更多
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2017.04.17
论坛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核心要点: ■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
查看更多
1
77
78
79
80
81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