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白先勇牵手北大 启动昆曲保护传承计划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八日在京启动,白先勇表示此举不仅恢复了北大的老传统,更给予昆曲在学术意义上一个全新定位。  “北京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白先勇共同发起,第一阶段计划将用五年的时间,从“学研”“新知”“推鉴”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在北京大学开设昆曲公选课,举办昆曲文化周,优秀昆曲项目展演、推动数字昆曲工程,成立百位名人昆曲倡议大联盟,建立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瑶族精心打造盘王节文化品牌    12月2日至7日,中国瑶族盘王节在广西贺州市举行。来自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中国各省区,以及美国、泰国等国家的瑶族同胞、瑶学专家等云集此间,在祭祀祖先盘王的同时,共同商讨如何将盘王节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瑶族节庆和民族文化品牌。     1984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瑶族代表座谈会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全世界瑶族统一祭祖节日――瑶族盘王节。2006年,由贺州申报的“瑶族盘王节”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新浪 彭琳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广东与东盟“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           咸水歌起,粤曲韵动,英歌舞翩,看在东盟7国文化界嘉宾的眼中,新鲜又精彩。11月22日,广东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丰富的广场演出和展览让嘉宾们领略广东非遗项目的魅力。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杨治,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长陈云贤,副市长麦洁华等参加了开幕式。    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7国文化界嘉宾,港澳文化官员和来自国内的著名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蔡武:要剔除非遗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   中新网11月26日电 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民俗与迷信的关系,剔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成分,促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蔡武认为,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群体性等特点,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民间的智慧、信仰、情感、愿望,也渗透着民族民间的伦...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蔡武部长、周和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专家代表,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有关负责同志共15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周和平副部长主持。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部署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总结近一年来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绝艺荟萃宝岛   展示民族风采――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在台湾上演藏族山南卓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朝鲜族农乐舞 全体演员谢幕    2009年11月7日晚,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县文化局、台中市文化局、台中县文化局和台北市国立乐团参与合作举办的“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在台北中山堂拉开序幕。此次演出活动是“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开幕     2009年11月15日,“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娘本大师唐卡精品展”在欧美同学会总会会所拉开帷幕。11月15日至21日展览期间将展出娘本大师涵盖藏传佛教等各类题材的二十二幅唐卡精品。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马颂德博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端木美女士,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靳志伟先生,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副会长、中国驻奥地利前大使王延义先生,德奥分会副会长汤栘先生,德国使...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成功 传唱继承后继乏人       经过8年的努力,近日,贵州省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申遗的成功,无疑给濒临失传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思是声音宏大的歌,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三个断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名录建立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明确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申遗成功了……就在非遗保护日渐升温之时,一些问题却被遮蔽在热潮之中,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非遗保护根在民间,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关注应可更加广泛。在一个非遗论坛现场,我见到了一位羌族姑娘从地震灾区带来的精美的羌绣。这羌绣上面流淌的是这个“云朵上的民族”精致而不屈的真魂,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心文脉。这种传承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同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