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23年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助力文旅市场复苏
2023.02.07
地方新闻
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兔年元宵佳节的前一天,恰逢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橘子洲景区喷泉广场,杨柳新发,春水轻漾,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长沙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承办的2023年湖南省“文化进万家 视频直播家乡年”暨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正式启动...
查看更多
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商流通规发〔2023〕6...
2023.02.06
通知公告
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 商流通规发〔20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文物、知识产权主管部门: 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11期
2023.02.06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11期:2023年1月16日-2月5日 1.三部委联合发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2.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3.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
查看更多
各地举行民俗灯会——流光溢彩庆元宵
2023.02.06
专题报道
上海豫园灯会现场。(上海豫园供图) 江苏南京秦淮灯会上,花灯璀璨,游人如织。(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博) 陕西西安城墙灯会,“月中桂兔”灯组绚丽多彩。(摄影:本报记者 原韬雄) 四川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一景。(自贡市委宣传部供图)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当地群众起舞庆祝节日。(摄影:梁志强)(人民视觉) 上海...
查看更多
五位花灯制作手艺人讲述“守艺”故事——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2023.02.06
专题报道
五位花灯制作手艺人讲述“守艺”故事——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西洲街道的小朋友提着灯笼,喜迎元宵节。(摄影:蒋克青/光明图片) 编者按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节赏花灯是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精巧花灯,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装扮着人们的美好生活。兔年元宵节,各地重现璀璨灯火、熙攘人流,洋溢着走进春天、拥抱幸福的喜庆气氛。当此之际,为人...
查看更多
在璀璨灯火中体验
传统文化
的魅力
2023.02.06
专题报道
安徽省休宁县板凳龙民俗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摄影:樊成柱) 游客在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上学习用长沙棕叶编技艺编制兔子(摄影:张玲) 陕西第五届鄠邑区“闹元宵·猜谜语·对春联”活动现场(供图:鄠邑区图书馆) 2023年2月4日,在湖南南岳衡山祝融峰下,衡南七巧龙、南岳寿龙队、祁东县三官骨牌灯龙等10余支非遗龙狮队在南岳的大街小巷,为人们带去光明和春的希望;游客从四面八...
查看更多
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
2023.02.06
专题报道
目前,“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正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包括“影迹循踪”“妆染簇镂”“腾挪吟唱”“文彩精华”“光影流传”5个单元,共展出陕西非遗皮影相关展品约200件。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陕西皮影戏被分为东路与西路两大艺术流派,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影人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各异,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皮影雕工至臻精美,镂空与留实巧妙搭配,造型优美生动、有韵有势、繁...
查看更多
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3.02.06
专题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呈现出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年俗展:多彩非遗闹新春 民族团结情更浓
2023.02.03
地方新闻
“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简称“非遗年俗展”)于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并在新疆14个地(州、市)同步举办。非遗年俗展主会场现场锣鼓喧天、龙腾狮舞、热闹非凡,非遗迎春市集、年货大街、年俗图片展等活动应接不暇,给各族群众带来一场别具民族文化魅力和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盛宴,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自乌鲁木齐陕北社火队的表演者身着喜庆的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观看。“我们组织了10...
查看更多
以文化传承构筑生态家园——写在晋中市荣获“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际
2023.02.02
专题报道
2010年,“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今年1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名列其中,是山西省唯一入选单位,也是晋中市捧回的又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12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对保护区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
查看更多
1
124
125
126
127
128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