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8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一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新书速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出版
2022.09.16
要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王文章 主编 崇文书局出版 继《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之后,崇文书局隆重推出又一部大型专科辞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这是国内首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和保护实践,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总体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的专科辞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编纂委...
查看更多
陕西擦亮秦腔文化名片——为
传统文化
创新赋能
2022.09.15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在陕西,秦腔不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化元素。近年来,陕西通过“秦腔+”跨界尝试、创排新剧目、丰富表达方式、推动文旅融合等,让秦腔唱得更响亮,让这张文化名片更闪亮。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句民谣道出秦腔在陕西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的秦腔不只有“吼”出来的高亢激越,更以愈发新鲜多样的形式...
查看更多
“民俗中的非遗”系列活动在福州启动
2022.09.15
地方新闻
为弘扬发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省文旅厅指导福建民俗博物馆策划开展“民俗中的非遗”系列活动,积极构建福建地区民俗文化的区域交流平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9月9日晚,“民俗中的非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举办“花好月圆夜 福厝探非遗”为主题的中秋佳节非遗沉浸式演出活动。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苏忠明等嘉宾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安排了宋代点茶、非遗游园、中秋沉浸式剧场等项目,并在福建民俗博物...
查看更多
精彩回顾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专场展演
2022.09.09
专题报道
保护·绿之源 长调悠扬、呼麦恢弘,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突出价值及丰富内涵。传统是根和源,保护了传统,便守住了这片绿,这一绿色的文化。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整体性保护的理念,结合“两个屏障”、“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要求,对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在东乌珠穆沁旗设立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文化生态的整体...
查看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化屋非遗出“深闺”
2022.09.09
专题报道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蜡染等成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
查看更多
壬寅年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隆重举行
2022.09.08
地方新闻
弘扬舜帝精神 共谱时代新篇 壬寅年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隆重举行 毛伟明主祭 巍哉帝舜,粹矣德皇。芙蓉国里,花开向阳。9月7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永州市政府、宁远县政府承办的壬寅年公祭舜帝大典,在中华道德文化始祖舜帝有虞氏安寝之地——宁远县九嶷山隆重举行。此次公祭还首次在老挝、澳门设立了分会场,200余名海内外各界嘉宾参加祭祀典礼,线上参祭超1500万人次。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主祭...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专场展演与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09.06
地方新闻
2022年9月3日至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艺术剧院和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聆听天籁之音,守护精神家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专场展演与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专场展演于9月3日晚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上演,来自全区七个盟市、15个旗县区的50多名长调、呼麦传承人参演,人员年龄范围涵盖5岁到75岁,展演得到了各地基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长调协会以及各级传承人...
查看更多
“豫见非遗·美宿河南”项目正式启动 河南林州开启“民宿+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
2022.09.05
地方新闻
为推动河南非遗与民宿进一步融合,助力河南民宿行业向品牌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9月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林州市人民政府、携程集团以及河南省民宿协会共同承办的“豫见非遗·美宿河南”河南省“非遗进民宿”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林州开幕。 “豫见非遗·美宿河南”活动现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非遗项目都在乡村。近年来,通过在非遗发现、融合、传播等方面持续发力,河南省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上的优势...
查看更多
非遗博览会丨小编探馆——“新时代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
2022.08.31
专题报道
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设主会场、分会场和线上平台。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设有“新时代 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遗保护成果展、“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茶和天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展4个板块。 考虑到很多喜欢非遗、关注非遗事业...
查看更多
2022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2022.08.31
地方新闻
为积极探索广东非遗项目与服装服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展示广东非遗在服装服饰产业双创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组织开展了2022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102个参评案例,其中产品类案例88个、活动类案例13个,涵盖了瑶族刺绣、粤绣(广绣)、粤绣(潮绣)、粤绣(小榄刺绣)、粤绣(珠绣)、香云纱染整技艺、抽纱以及墩头蓝纺织技艺、麒麟舞、剪纸等十几类广东非遗项目。本...
查看更多
1
145
146
147
148
149
47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