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专题报道
一、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体验“巴山剪纸”的精髓、感受“蜀绣”技艺的魅力……10月19日至2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通江分会场社区实践活动,吸引不少市民体验非遗项目,全方位展示了通江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新成果。 近年来,四川不断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途径,在大力实施振兴传统工艺、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的同时,深入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让全省各地的精品非遗项目焕发出新活力。 增添动能 近几年...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22日至24日,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大会以“畅游甜美运河·乐享非遗之魅”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暨主题论坛、实景演出、运河非遗大集、非遗美食汇、锡剧艺术汇演等五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世界旅游联盟主席、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蔡武表示,当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融入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燕京八绝”。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内景。(供图: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 北京,拥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与80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这里包罗如繁花般的人文胜景,也吸纳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奇人工匠。明代,为了满足庞大的统治集团的生活所需,朝廷相继设置了管理宫内事务以及为宫廷服务的十二监、四司、八局,称“二十四衙门”。其中,御用监专职负责造办宫廷生活用具。到了清代康熙初年,为满足皇室日常生活和礼仪需要,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针一线绣出多彩图案,一枝一草编织精美用具,一刀一锉制造各族乐器,一歌一舞演绎厚重文化……10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办的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乌鲁木齐落下帷幕,为期6天的展览共吸引了来自对口援疆19省市的115项非遗项目和新疆14个地(州、市)的94项非遗项目以及部分传承人参展。据统计,本次展览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2万人次,线上直播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本次非遗展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有各地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热情欢腾的库姆孜弹唱、色彩绚丽的哈密刺绣、精致典雅的景泰蓝、惟妙惟肖的石刻彩绘、趣味盎然的木偶戏……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新疆美术馆开展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简称“非遗展”)上,凝结各族人民文化活力的非遗,以展示、展演、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不仅展示了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代成果,更诠释了非遗在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功能,串联起一幅幅团结的画面、发展的景象。 广泛交往&n...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0日,看见手艺计划“黄河流域非遗守护人”活动在河南禹州举行。该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指导,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河博物馆、《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社与抖音电商联合主办,通过城市合作、专项活动等方式,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推动黄河流域非遗创新性发展,助力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与保护,守护好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 黄河流域非遗守护人 (从左至右...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16日至1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一行到青田县,就青田石雕保护传承情况、石雕产业、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等开展调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雁、丽水市文广旅体局局长吴飞飞、青田县副县长叶宇飞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青田石雕博物馆、封门山矿洞、青田石雕厂等,详细了解了石雕保护传承现状、石雕产业发展情况等。在石雕博物馆,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张爱廷等多位传承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0月19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下称“非遗展”)在新疆美术馆为期6天的展出完美收官。 此次非遗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援疆工作“十四五”规划内容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9个对口援疆省市和新疆14个地(州、市)参加,共汇集20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0多件作品、221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涵盖了传统技艺、医药、美术、舞蹈、音乐、戏曲等多个门类。设置了展演区、互动体验区、直播区等几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四川成都,李子柒在蜀绣大师孟德芝的指导下,用一针一线绣出了华夏千年传统工艺之美;在四川理塘,丁真骑着他的小马珍珠奔跑在草原上,熟练地玩着噶久马术动作,自由且快乐。岁月虽已流转百年,但这些古老的技艺和民俗却依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活跃在我们身边,寄托在无数个平凡人身上。 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倒计时10天之际,来自四川的李子柒和丁真,带来了他们与非遗之间的奇遇故事,你想听听吗? 用心还原传统工艺 跟随李子柒“走进”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